据经济之声报道,今天上午,中国银行发布了《2013年度跨境人民币业务白皮书》,总结、回顾跨境人民币业务4年来的发展历程,并从客户角度提供了观察和了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窗口。
人民币跨境使用现在处于什么情况,还需要有哪些方面的改进提升?
中国银行今年5月份启动了此次白皮书的调查活动,在刚刚结束的发布会上,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介绍,跨境贸易结算,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贡献度最为突出,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实行4年以来,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的使用有了很大的提升,到5月末的占比已经达到11%,提升速度非常快。
从今天上午发布的调查结果来看,境外客户对人民币国际化继续保持积极的预期,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有超过一半的客户认为,未来5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将达到20%-30%的水平,还有3成的客户认为,未来人民币的地位未来可能会接近美元和欧元。
另外,有7成的境外客户,将规避汇率风险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第一大原因,并且将人民币币值是否稳定,列为今后是否继续接受人民币支付结算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可见,人民币币值稳定,最有利于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水平。
调查还发现,有超过4成的客户表示,选择中国银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银行的海外机构多,跨境服务能力比较强,而且提供的跨境人民币产品比较丰富。由此可见,今后加强中资银行机构在海外机构网点的布局,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将是未来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重要方面。
人民币跨境使用未来有哪些方向?
根据此次白皮书发布的调查结果来看,人民币跨境使用今后在两个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是人民币行使国际计价的功能还有待加强。比如调查结果显示,在发生汇率波动时,不少境内客户都不得不对外商做出价格让步、主动承担汇率波动的损失,这就意味着,在跨境贸易中虽然是使用人民币来结算,但是定价,仍然要参照外币价格,说明今后要继续夯实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国际计价功能,尤其是在大宗商品上的计价。这需要企业层面继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向国际产业链上向上迁移,获得更为有利的定价地位。
第二方面是,人民币的境外流转使用也有很大的纵深发展空间。此次调查显示,90%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生在境内和境外之间,仍以大陆企业和境外客户之间的跨境循环为主,而在境外第三方之间的跨境使用所占比例只有10%,这就需要今后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境外第三方之间的流转。这就需要今后通过完善配套服务来加以改善,让境外机构或者个人持有的人民币,不仅仅能够用于支付结算,还能够便利的进行兑换、从事各种避险交易,或者进行投资理财,这些方面提高了,境外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就会上升,有利于促进境外的流转。
关于人民币跨境使用,主流的声音认为,目前正处于难得的时间窗口。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国际金融市场大幅动荡,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显著波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在面临深刻的变化。IMF也正在进行份额调整和制定改革,世界需要一个与之相对稳定,实体经济比较强的一个国家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