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8日宣布,就国债期货合约及规则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作为继沪深300股指期货之后,中国内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又一个“重量级”品种,国债期货上市进入“读秒”阶段。
以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为背景,尘封18年之久的国债期货再度登场备受瞩目。在发挥规避利率风险、形成基准利率体系等功能的同时,这一品种的亮相无疑会更深刻地推动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
国债期货合约征求意见 上市进入倒计时
据中金所公布的合约草案,拟上市的国债期货合约标的为面额100万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3%的5年期名义标准国债,挂牌合约月份为最近的三个季月合约,涨跌停板和最低保证金要求均为2%,最小交易变动单位则为0.002元。
中金所表示,合约及规则征求意见截止到7月14日。“按照期货新品种上市的必要程序,这意味着国债期货的上市正式进入了倒计时,最快有望在8月中下旬挂牌交易。”业内人士预计。
与股指期货相比,国债期货合约的设计存在诸多的差异。除涨跌停板和保证金比例大幅低于股指期货等同类期货品种外,国债期货也采用到期实物交割的方式,更多与国内市场的商品期货保持了一致。此外,到期合约最后交易日的交易时间也仅为上午的9:15——11:30。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参与交割的客户在最后交易日交易结束、交割结算价确定前,有更多时间进行交割准备,降低客户的违约风险,有利于交割的顺利进行。”中金所有关负责人表示。
十八年重生 国债期货今生不同前世
“随着国债期货加快上市,我国也将结束在主要经济体中没有利率衍生产品的历史。”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表示,到目前,全球前十五大经济体都推出了国债期货或其他的利率衍生产品,金砖国家中也仅中国缺乏这一金融市场的重要成员。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度推出国债期货,但由于市场条件不成熟而被迫关闭。由于当时国债期货市场交易并不严格要求投资者使用真实的资金,而更多是凭借金融机构开具的信用担保工具——保函,建立在不成熟信用环境下的国债期货市场,与其基本职能出现了偏离,并最终酿成令人震惊的“327国债事件”。
“毫无疑问,与十八年前的市场环境相比,当前的市场需求、监管水平、投资者教育等都大为改善。”在众多专家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