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债期货规则征求意见 如何影响A股市场?

2013年07月09日 12:35   来源:新华网   

  在国务院、证监会先后批准开展国债交易后,昨天傍晚,中金所正式发布国债期货合约规则等相关细则的征求意见稿,这也意味着距离国债期货面世再近一步。目前,各方普遍将关注焦点放在国债期货本身,以及该产品推出后对于债券市场的具体影响,不过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市场更为关心的可能是:国债期货推出后,会对A股资金面产生明显冲击吗?相比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对于股指的运行节奏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分流A股?逻辑上并不成立

  首先,“期货分流A股资金”这个问题,在逻辑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在国债期货推出前,股指期货已经运行超过3年。在此期间,A股市场成交量不断下降,反观股指期货,包括成交量、保证金、持仓量等关键指标都在持续走高。因此有分析认为,如果说到分流,股指期货已经在这么几年时间内,对A股市场起到明显的分流影响。用玩笑的说法,就是国债期货“来得太晚”,现在再想分流A股资金,已经“没有机会”。

  退一步来说,即便说A股资金还能被进一步分流,但是从这些资金的特性来看,之前一直在股市中“征战”,如果要“转战”期货市场,也应该投身于期货市场,这也是理所应当、驾轻就熟的选择。如果要选择国债期货,所对应的基础资产就会从股票变成国债,而在大类资产配置中,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资产。换句话说,熟悉股票,不等于熟悉债券。因此,从获利和安全等角度来看,这些资金恐怕还是会选择股指期货,而不会贸然跨界到国债期货领域中。

  大智慧分析师洪书敏表示,国债期货的推出对于A股资金分流比较有限,虽然从目前从事国债期货的模拟资金来看,市场有部分资金对于国债期货有兴趣,特别是一些风险偏好较高的活跃资金可能想要参与交易。但是由于之前发生过的“327国债事件”,使得资金对于重新开启的国债期货比较谨慎,还有一段时间的观察期。真正推出后,更多的是期货市场上的资金来参与,大批资金涌入的现象不会出现。短期而言,对于整体股市资金面的抽血不严重。

  影响A股指数?逻辑上比较勉强

  虽说“国债期货分流A股资金”的判断有些勉强,但是除开资金面,国债期货会不会通过别的渠道来影响A股市场呢?

  在股票定价模型中,股价和“无风险收益率”成反向运行关系。又因为无风险收益率往往用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来替代,因此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关系: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向下,股指往往就向上,反之亦然。

  在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例如,美国2008年后不断放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极低水平,股票市场则一路创出历史新高。再比如,两个月前日本股市发生暴跌,关键的触发点就是日本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忽然跳升,从而引发股市“雪崩”。因此,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可以说都是显著存在的。

  而在我国,这种影响可能还有另一种解释。从我国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来看,银行占据绝对的优势,无论从资金量还是持券量来看,银行都具备统治级的地位。因此债券市场的波动,往往会体现为银行间流动性的波动,进而可能对股市资金面产生影响。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关于“债券市场影响股票市场”这种现象,事实上早就已经存在于现实中,和有没有国债期货并没有关系。

  在国债期货推出后,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比较正面,会减少债券价格的无谓波动,使得债券价格的运行更加平稳。同时,正如上文所说,银行在国债以及整个债券市场中具备定海神针的作用,持券占比超过2/3,这也就意味着相关监管部门对于债券市场的控制力度会更强。因此可以认为,国债期货推出后,债券市场的运行会变得更为健康,不会对股市产生冲击。

  大智慧分析师洪书敏表示,国债期货的推出对于股市有利有弊,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这也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金融创新产品的力度也将加大,在丰富市场投资品种的同时,对资金造成一定程度的分流。此外,包括下半年的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等等,对于银行业的冲击也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事实上,很多投资者对于国债期货面世的担忧,主要还是建立在过往“3·27事件”的印象之上。但是,回望1995年,当时国内的资本市场整体还处于萌芽状态,“野蛮生长”成为无法绕过的一关。如果说当时的国债期货存在一些问题,实际上,当时的债券市场也发生过国库券倒卖风波,股票市场也发生“琼民源案”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对于当时国债期货的遭遇,实在是很难去苛责,更多只能抱以遗憾的态度。

  到今天,我国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都已经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18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随着国债期货等基石产品逐步推出后,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等问题,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对浴火重生的国债期货,也应该抱有更多的信心,才能更好地适应金融大发展的时代需求。(新华网-大智慧财经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郑海斌)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