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年中经济观察之五:缩水“钱袋子”能否为中国经济升级“加油”

2013年07月03日 07: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石岩

  中新社北京7月2日电 题:缩水“钱袋子”能否为中国经济升级“加油”

  进入今年上半年,曾经一度高歌猛进的中央财政收入增速不仅放缓甚至出现连续两月的同比下降,让外界对缩水的“钱袋子”能否支撑中国经济走向“升级版”,暂时打了一个问号。

  官方数据显示,1至5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6%,增幅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仅增长0.1%。这一“惨淡”表现被视为中国经济“非预期性”降速的一个有力佐证。

  经济增速放缓自然是财政收入骤降的首要原因,但决策层看到的显然不止于此,而是将当前视为推进财税改革、进而使财税体制更加适应于“升级版”中国经济的重要机遇。

  作为今年财税改革的“重头戏”,官方明确,自8月1日起,将“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由原来的数个试点城市推向全国及多个行业,实现“双扩围”。此举预期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人民币,且发生于中国财政收入骤减的大背景下,凸显了中国政府由“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决心及持续推进改革的信心。

  与此同时,肇始于财政“钱袋子”日益鼓胀背景下的民生高速投入,并没有受到当前财政收入增速骤降的波及。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包括教育、医疗、就业及节能环保等在内攸关民生的重要领域支出均延续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一减一增间,由“国富”到“民强”的治国理念转变,跃然纸上。

  然而,一个问题随之而来:“钱袋子”瘪了,相应投入却增多了,钱从何来?这便是今年以来,决策层反复强调的政府要过“紧日子”的重要背景。已经成为共识的是,政府“勒紧裤腰带”的意义绝不仅限于解决财政困局,乃是转变政府职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升级版”中国经济的应有之义。

  财政困局衍生的改革之机不止于此。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现象持续存在,这一现状在财政“钱袋子”鼓胀时尚可勉强维系,但在财政收入骤降,特别是地方“土地财政”收入骤降的背景下,这一矛盾已难以为继。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决策层对“营改增”实施“双扩围”,除了为企业减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等考量,最为重要的是,这项改革有利于完善税制,从而倒逼中央和地方重新明确已与现实严重脱节的税收分成问题,充实地方税体系,保障后者履行事权所需的财权,从而使“营改增”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

  与此同时,针对同样衍生于上述症结的专项转移支付问题,决策层明确,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清理撤销不属于中央事权的专项转移支付。此举不仅有助于遏制为舆论所诟病的“跑部钱进”现象,更有望助推政府职能转变。

  舆论寄望,增速骤减的财政收入能够助推新一轮的财税改革,同时在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助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有所作为。毫无疑问,这将成为能否成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个重要筹码。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