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层“让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政策意图,不仅是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也是为我国经济更好的转型升级和推进各项改革创造条件。目前,中国经济中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宏观政策应充分把握好经济运行“上下限”。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创造有效空间和条件,调结构能够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两者相辅相成;而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则可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详细】
201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目前仍处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但确实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形势,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国内经济处在转型期,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忽上忽下,还有一些数据之间不匹配,但经济在既有增长的动力,也有下行的压力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和调控政策方面也呈现出不少亮点。毋庸置疑,只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内长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十二五”计划就能完成,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有更大提升,伟大的中国梦就能早日实现。【详细】
在两次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就经济形势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合理区间、上限、下限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新理念,结合上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可以归纳出九大新视角来全方位解读经济政策的新内涵。我们可以更立体地理解近期经济政策的大框架,更便于把握宏观经济调控的脉络和要点。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仅有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各个环节的实际努力,国务院所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改革措施,关键还是要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将好的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详细】
经济政策既不会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调控政策给出了一个明确的调控框架,创建一个稳定的市场预期和环境,这一点对于稳定人心、稳定信心非常重要。所谓“天下事、识为先,预则立、不预则废”,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正在不断增强,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改革的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保持政策的持续性、连贯性,就能稳定市场预期,稳住人心,稳住信心,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详细】
梳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难题,可分为三类:短期的经济增速问题、中长期的结构调整问题以及背后深层次的深化改革问题。要解决好这三类难题就要找准目前宏观调控的三大着力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稳增长不是“头痛医头式”的被动应付,而是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调结构、促改革、推动转型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其中一个方面,要形成三者相互融合、协同推进的局面,这不仅是解决当前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选择,更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提供长期动力的根本途径。【详细】
近来,关于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的话题备受各界关注,不少专家提出,“合理区间论”的关键是上下限的设定,特别是当经济超出上下限时,政策会怎样调整。二季度GDP数据已经逼近下限7.5%,会不会出台“稳增长”政策,会出台怎样的政策,这是大家眼下最关心的事情。下半年,经济形势依然复杂,调控能力面临新的考验,必须加强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研判,增强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并且提高政策的精细化水平,增强有效性。在发展服务业、棚户区改造、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多种措施并举,让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尽早尽快地迸发出蓬勃的动力。【详细】
在近期国务院的经济形势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实际上扩大内需就是最大的调结构,也是稳增长的根本。此前不少人把调结构理解为单纯的压缩过剩产能,这是片面的,因为长期稳定的经济稳增长离不开内需,只有通过改革挖掘国内需求的内生动力,让国内的老百姓消费起来,让出国消费的人也愿意回归,才能让中国经济实现长期稳定且有质量的健康发展。今年以来,一些调结构的政策相继出台,包括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加大棚户区改造、鼓励信息消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扩内需,也有利于稳增长,更有利于调结构。【详细】
进入新世纪后,创新驱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创新已成为国家或地区之间竞争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如何推动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可以说,创新驱动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的经济运行中,创新驱动是调结构的重要方面,调结构也会推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创新,两方面相互促进。而在结构调整中,区域之间、内外贸易、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都是重要内容,而服务业又是当前经济结构中的短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激发内需活力促进结构调整。【详细】
| 访谈主题:当前经济形势新视角 嘉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张永军
|
中国经济网财经部 电话:010-81025111 传真:010-81025112 邮箱:cj@ce.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