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霜降”的前一天晚上,央行宣布利率和存准率“双降”。这是金融市场期盼已久的讯号。不过与以往有所区别的是,本次公布的更重要信息是: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从理论上说,在央行本轮“双降”以后,有可能诞生一个像余额宝一样的银行产品,每天都向用户支付比传统银行高出不少的存款利息。毕竟,大家存到余额宝的钱,约90%最后都被基金公司存进了银行。
在美国,像余额宝这类产品之所以生存不下去,就是因为存钱给货币基金和银行没有太大的收益差距。国外金融机构可能很难想象中国同行们会在这一领域有如此惨烈的竞争。
十年前笔者就不断在教材和论文中看到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内容,其中改革的标志性阶段就是存款利率放开。当时曾一度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实现,没想到只过了十年,就在规则大致上实现了。
对于这次“双降”和放开存款利率,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值得普通人关注的细节。举例来说,假如你是博取高收益的股民,可以通过未来金融市场放水程度抓热点挣钱,或者干脆换美元炒美股;再假如你只想存一份安心养老钱,在这个已经非常明显的降息通道趋势中,该关心一下现在收益不算高但未来只会更低的大额存单。
这些细节都很有价值,但能配得上存款利率放开这个标志性节点的问题,应当是已经长期享受经济高速增长红利的中等收入群体,能不能为自己真正承担起责任来。
从小处讲,承担责任就是可以接受投资有回报也可能会赔钱的现实。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大家已经见到不少利益受损的投资者,他们中有的是遭遇了近乎诈骗的金融小企业,有的是从银行等大机构买到员工私售的违规飞单。现在他们的普遍想法是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当承担责任,补上他们的损失。
我们总是诟病政府大包大揽的种种坏处,可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并不是天上会掉下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大家。完善的机制更需要各种机构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从这个角度上讲,想要政府来为自己的投资行为承担过多的责任,显然是不够现实的。
细看一些血本无归的投资人,难道他们真的相信随便一个什么机构就能给出无风险的超高收益率?抑或真的相信自己可以从正规金融机构的员工手里买入风险相同却收益更高的私房理财产品?
深究其中的猫腻意义不大,需要市场洗礼的人和机构还有很多。但既然来到了更自由的金融市场,就不能再指望政府无限度的兜底保护。
假如剧烈的市场化变革真正发生,越是富有的群体,可以规避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因此普通的中等收入人群,不能寄希望于国家或者某个具体的监管机构来为个人投资行为负责。
在泥沙俱下的市场化改革大潮中,真正要做的,还是要擦亮双眼,去分辨和识别值得信任的机构,同时为自己的投资行为担起责任来。(作者为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