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岳
昨日,央行在宣布“双降”的同时也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这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最关键一步,预示着行进多年的利率市场改革进程终于跑进了终点。但对于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来说,这又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一个新的开始。综合来看,三方面因素促使央行选择在这个时机做出了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决定。
首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处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接续关键期,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近年来科技进步、互联网发展及其与金融的不断融合,一些创新型的金融理财产品迅速发展,对存款的分流作用日益明显,存款利率管制的效果趋于弱化,对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其次,低物价水平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创造了条件。国际国内实践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好在物价下行、降息周期中进行,这样存贷款定价不易因放松管制而显著上升。当前,我国物价涨幅持续处于低位,市场利率呈下行趋势,也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时间窗口。
第三,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市场条件也已成熟。目前,金融机构的资产方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负债方的市场化定价程度也已达到90%以上。央行仅对活期存款和一年以内(含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保留基准利率1.5倍的上限管理,距离放开利率管制只有一步之遥。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已显著提升,存款定价行为总体较为理性,已形成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定价格局。主要商业银行对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已有充分预期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靴子”落地有利于进一步稳定预期。此外,大额存单和同业存单发行交易有序推进,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存款保险制度顺利推出,也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上述三方面条件的成熟,央行才选择在此时宣布放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但需要强调的是,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只是今后的利率调控会更加倚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从这个角度讲,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入新阶段,核心是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提高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对于今后的利率管理,央行将主要在三方面发力:一是通过央行利率政策指导体系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二是各类金融市场以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为基准进行利率定价。三是进一步理顺利率传导机制。
笔者以为,在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培育市场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央行有必要进一步理顺从央行政策利率到各类市场基准利率,从货币市场到债券市场再到信贷市场,进而向其他市场利率乃至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同时,通过丰富金融市场产品,推动相关价格改革,提升市场化利率传导效率。
最后,为保证实现货币政策调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在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的基础上,央行仍有必要采取综合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维护公平定价秩序。一是在一段时期内央行将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二是发挥好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行业自律作用。三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这么做的目的仍是要打通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