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交易陷阱, 遏制过度投机, 防范风险, 各地忙着 “扎篱笆” , 定 “家法”
国家对贵金属专项整顿步步加紧
贵金属电子交易平台正规化运作管理、清理整顿工作四年来从未消歇,但由于地方利益、集团利益、法律缺失、监管空白等原因而屡遭搁浅,其交易逃脱不了“操纵、黑幕”等嫌疑。年初以来,针对贵金属等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的投诉剧增,反映出其整改规范工作进展迟缓。
由于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管理现状是“九龙治水”,单个部门即使发现一些问题,但想把其公布于众,也不得不讲究点“艺术”。5月13日,证监会官方网站援引媒体报道发布了《媒体眼中的清理整顿》一文,其隔山打炮的“软话”,意味深长。
该文写到,全国34个省区于2013年年底前通过联席会议检查验收,仅余下云南、天津尚未完成。对天贵所、渤商所等交易场所,天津市政府也在抓紧督促整改,并力争尽快完成。鉴于天津市各类交易场所尚在清理整顿之中,有行业专家提示,对天贵所、渤商所等的交易,投资者要谨慎参与。
该文还写到,就全国来看,下述两类问题较为突出:一是已通过验收地区存在违规行为“死灰复燃”的苗头,有交易场所开展违规交易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反映比较集中和突出的交易场所包括大唐善德(北京)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民泰(天津)贵金属经营公司等。二是部分地区存在交易场所重复建设、脱实向虚的倾向,一些地方不顾实际需求,盲目批设甚至违规设立交易场所,造成交易场所重复建设、遍地开花,如宁夏等个别地方新设的大宗商品交易所的设立程序的合规性存疑。还有一些交易场所在利益驱动下,推出名目各异的“创新”,这在实质上仍是以集中交易方式开展标准化合约交易。
5月29日,证监会对于公众和业界关注的清理整顿问题,其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播报的“天气预报”,还是“春秋笔法”:“目前,国内一些贵金属类交易场所正在偏离现货市场的定位,投资者在此类交易所参与交易的风险很大。”
面对证监会播报的“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天气预报”,一些地方及一些交易场所有没有采取应对措施防范,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大家看到的是,“暴风雨”带来的破坏是相当惊人的。
中色金银贸易中心(下称中色金银)自7月7日服务器关闭无法出入金以来,一直成为投资者及行业人士的关注焦点。8月5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向公众通报最新情况:中色金银利用非法平台进行诈骗,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冻结涉案资金2.05亿元。
另一家开设在地处边陲省份云南的稀有金属交易所——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下称泛亚),同样在7月爆发了无法出金兑付危机。这起事件牵涉全国20个省份、22万名投资者的400多亿元资金(泛亚现改口称8万有效客户、360亿元)去向不明。
8月21日,为有效遏制贵金属类交易场所违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商定“亮剑”——联合开展贵金属类交易场所的专项整顿工作。
根据《贵金属类交易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安排》,此次专项整治贵金属交易场所共有11点具体措施,涉及贵金属交易场所的外部宣传推广、自身管理经营、平台交易软件提供、银行居间服务及交易场所审批、完善监管体系等多个方面。
交易商软件也在此次清理整顿范围之内。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督促企业所在地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采取约谈等方式,要求相关公司认真清理自查已有交易软件产品。商务部将加强对白银等贵金属现货市场的管理,要求贵金属类交易场所回归现货市场。
各地政府应声清理整顿
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迅猛,由于这一市场发展较晚,既不属于“有形”现货批发市场,也不属于“无形”期货市场,因此并没有明确的市场管理主体。加上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在个别省份,一些交易平台出现了问题或有着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商品类交易场所具有特殊的金融属性和风险属性,涉及公众利益,专业性强,潜在风险大,直接关系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此,证券会刚一发文,不少省份便纷纷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6月10日,山西省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防范违规交易场所投资风险的公告》,并公布了本省清理整顿后保留及新设的23家交易场所名单,使投资者在投资前能对其交易的场所是否合规有所判断,避免受骗。同时提醒公众,这23家交易场所若有违规交易,也请一并举报。
6月17日,青岛市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规范健康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青岛市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交易管理公告》。其列明各监管部门及监管举报措施等,并要求近40家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经营者,将该公告在其官方网站首页予以公告,敬请入市者关注。
7月22日,浙江省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开展交易场所白银交易规范整顿工作的通知》,严查白银交易。至9月30日,对规范整顿不到位的交易场所,责令停止白银交易,存管合作银行停止交易结算合作,涉嫌违法交易场所,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7月2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全省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纵观江苏这次清理整顿对象,不以交易场所的名称为界定标准,对于名称中虽未使用“交易场所”字样,但实际从事权益类、大宗商品和其他标准化合约交易的交易场所,一并列入清理整顿范围。对于拒不整改、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完成整改的,或继续非法经营的交易场所,坚决予以关闭或取缔。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为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规范各类交易场所行为,保护投资者和各参与主体的合法利益,促进交易场所健康发展,一些省区还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
7月1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北省交易场所监督管理办法》。
8月7日,吉林省清整办印发《全省交易场所清理检查工作方案》,加强对各类交易场所的监督管理。
继上述各地陆续发布相关清理整顿文件后,就连地处边陲的新疆,也发布了本区的交易场所监督管理办法。再加上国家清整联席办关于贵金属类交易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可以预见,新一轮全国交易场所整顿或将拉开帷幕。
多家交易场所积极整改
在国家和各省级政府出台监管措施、清理整顿的同时,一些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主体,或被迫“刮骨疗毒”,或主动“纠偏”提示风险,或自发联合发出行业倡议,遏制可能引发的集体“踩踏事故”风险。
7月2日和7月6日,甘肃稀贵金属交易中心和西部商品交易中心先后发布公告。两家交易中心承认,其对外宣传名称使用不规范,在注册地兰州新区无办公场地和联络处,给监管部门监管带来诸多不便,给交易中心会员及投资者造成了一定影响,对此两家公司深表歉意。其承诺尽快完善整改,严格按照工商登记注册规范使用名称,为各授权服务机构及广大交易商提供一个安全可靠、严谨合规、风险可控的交易平台。
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预计,2015年其交易额将突破1000亿元。为更好促进文化商品流通,6月19日,该所发布《文化商品交易制度(征求意见稿)》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实行公开“立规”,以充分保障各方面利益。同时,该所钱币邮票交易中心不断发布相关藏品的风险提示通知,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交易活动,遏制过度投机。如,该中心藏品“颐和园精制币”交易成交价为3614.5元/套,而市场参考价为1928.33元/套;“乐山大佛银币”交易成交价为2746.9元/枚,市场参考价为1590.33元/枚……
浙江省上线白银交易品种的交易场所主要包括汇丰贵金属交易市场、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杭州叁点零易货交易所、浙江新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浙江汇联贵金属制品交易市场、宁波都普特商品电子交易中心、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等。其中,多家交易场所已采取上调保证金比例及提高准入门槛措施,有的退出白银交易业务。与此同时,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调整入市交易资格标准,深圳前海首华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调整现货大品种交易,新华(大庆)产权交易所将铜、白银合约退市,南宁大宗商品交易所将精品银矿、精品铜矿仓单退市。
6月以来,个别从事金属产品交易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场所,因违规操作引发投资者“暴力维权”,引起同业态交易场所的反思和警惕,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宁夏蓝海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辽宁联合商品交易中心等20多家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场所,向行业发布倡议书。
倡议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打通更多的合规维权渠道,让投资者的正当权益有投诉渠道,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他们呼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投资者的利益理应作为重点保护,这才是一个行业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离开了这一基础,行业的发展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走向万劫不复之地。严格监督旗下会员机构,绝不包庇任何违法侵权行为。
在上述背景下,对于未来交易场所的发展,业内人士出现了分歧,大多数对清理整顿后的交易场所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调查发现,“看空”行业后续发展的人也不在少数。资料显示,近期“囤”有早年交易场所“批文”(牌照)的投资人在全国进行抛售,会员单位手上拥有多家交易场所牌照的也在对外进行抛售。其中,不乏北京石油交易所、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大圆银泰、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等有名交易场所的会员。
云南省应对泛亚危机成焦点
贵金属电子交易平台正规化运作管理、清理整顿工作四年来从未消歇,这说明其间的复杂性非同一般。泛亚,可谓清理整顿工作的一个缩影。看懂了它,也就明白了我国清理整顿工作,在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与尴尬。
泛亚和投资者、媒体、政府之间,地方政府和泛亚及相关方面之间,投资者和泛亚、云南地方政府及中央监管部门之间,进行着博弈。该事件如何处理,有可能预示着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清理整顿的走向。
众多投资者和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泛亚行为涉嫌集资诈骗,类似于庞氏骗局。几个月来,投资者在云南包括其所在省举报、投诉、维权,政府部门不受理、公安法院不立案,泛亚高管避而不见,云南当地政府和泛亚不接受媒体采访。9月21日,全国1000多位讨不到说法的投资者代表来到北京,请求中央多个部委严肃处理泛亚,帮助他们追回资金。国际国内各大媒体不断口诛笔伐泛亚。
面对此情此景,泛亚不是反躬自省,相反再次强硬表态。9月24日,泛亚发布《对目前流动性危机中各方关心问题的说明兼驳部分媒体的不实报道》,泛亚否认在银行发行“日金宝”理财产品的存在事实,否认泛亚模式是庞氏骗局,称这是幕后势力一直在通过不良媒体丑化泛亚、妖魔化泛亚,以“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的勇气不断造谣抹黑泛亚。并把《中国经营报》起诉到法庭,挽回自己的“名誉权”。
泛亚坚认自己合法合规经营,当地政府也这么认为,并上报中央政府等待通过对云南清理整顿的验收。不幸的是,泛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兑付危机全面爆发。9月25日,昆明市政府首次公开表态,其发布的《关于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清理整顿有关情况的通报》称,昆明市政府已多次向泛亚下发整改通知、约谈公司高管人员等,积极督促泛亚切实履行市场主体责任。对投资人反映的情况和诉求正在认真核实,相关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昆明市将按照清理整顿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依法依规做好相关工作,依法依规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投资者对“大而空”的通报并不领情。9月28日,昆明市政府发布第二份通报,称将督促泛亚与投资人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保障投资人合法有序地表达利益诉求。其潜台词是,政府力图将泛亚兑付危机归为一般的市场行为而不是人祸,只督导,不查案。这引起了投资者更大的反感。
10月12日至13日,沪、晋、陕、甘、青、津等10余省的泛亚投资者举行维权活动,请求当地政府将真实情况上报中央,彻查泛亚。在此情况下,10月14日,昆明市发布第三份通报。通报写道,就投资人反映较为集中的资金、货物等问题,昆明市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并已督促泛亚尽快提交由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资金和货物专项审计报告。昆明市支持投资人依法依规理性维权,将督促泛亚按照交易场所清理整顿要求加快整改,督促该公司切实履行市场主体责任、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投资者反映,昆明市督促清理整顿工作开展了四年多,竟整出了这样的结果:不追查资金去向,没有具体还款方案和时间承诺,仅高喊“维护投资人权益”口号。这样做,解决不了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我国金融市场,像泛亚这样打着“创新”旗号招摇撞骗的机构和产品还有很多,这使它们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监管部门对其行使严格的监管,担心被扣上阻挠“创新”的帽子,以至于对一些市场乱象视若无睹。云南省的清理整顿工作开展了几年,至今没有结束,因为泛亚,也无法结束。泛亚号称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泛亚事件在国际国内影响巨大,对泛亚清理整顿如何,将成为全国清理整顿的风向标,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