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小微文化企业离资本还有多远?

2015年10月17日 08:19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其一直被融资难、融资贵等现象困扰着。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自去年起,各项支持小微文化企业的政策密集出台,政府对小微文化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据悉,11月12日至13日,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主办的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将再次在四川成都启动,这是继8月底其主办的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路演暨项目推介活动山东站之后的第二站。本报曾对山东站活动进行报道,时隔一个月,当时参加路演的小微文化企业现状如何?是否顺利获得融资?在第二次活动前夕,本报应邀对部分参与山东站投融资路演的小微文化企业、投资机构和法律界人士进行跟踪报道,以期对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企业回访

  融资路上坚定前行

  在参加山东站投融资路演的小微文化企业中,记者随机拨打了4家企业负责人的电话,询问其融资进展。大部分企业表示通过会议结识的投资机构目前正在接触,但尚未产生实际效果。

  河南华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是路演企业中较为突出的一家。其董事长梁兴表示,路演后,企业的社会关注度有所提高。目前已有几家投资方与其团队对接,其中有一家不是现场的投资机构,而是通过媒体报道和企业自行推广后关注该企业的,目前已有明确的投资意向,特地从北京来郑州与企业进行融资对接。

  北京摩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影像内容云端存储、检索及智能化处理的互联网企业,其董事长黄河对资本运作并不陌生,就在去年年底他们曾获得近千万元的投资。黄河表示,到目前为止,投资方对公司运营进展比较满意,今年将会继续跟投或进行其他方式的合作。同时,在参加完山东的投融资路演后,黄河感觉公司的受关注度提高了。现在每周平均有七八家投资机构与其对接,“有投资机构自己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的,也有我们主动去接触的,大概能见面的有两三家。现在有一家投资机构已有明确的投资意向,但需要我们的商业计划书进一步完善。”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黄河也曾遇到不少难题,但最制约企业发展的仍然是税收政策,作为小微文化企业,黄河表示,现在税收虽然有一些改革和优惠倾向,但还是太宽泛了。工资所得税和保险对企业的负担还是很大。另外,资金也有缺口。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发展速度要不断加快,企业规模要迅速扩大才有生存空间,那么资金对企业来说就尤为重要。另外,黄河告诉记者,他一直在关注政府补贴政策,但是针对他这种类型的企业,社会的关注度一直不高,相关的资金补贴很少或是没有。

  对于来自河北省廊坊市的开发手机游戏的乐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岩峰来说,8月的路演活动最重要的作用是开拓了眼界。他表示,企业已走过8个年头,但在此之前他们都是埋头做研发,从来没有想过要与投资机构进行接触。活动之后,接触到了很多家投资机构及证券公司。现在已与华泰证券达成了新三板上市协议,正在运作上市事宜。郑岩峰说:“小微文化企业虽然成长性好,但属于轻资产,与其他工业企业的资金链不同。所以比一般的科技项目更难获得资本青睐。同时,文化企业的艺术色彩过浓,缺乏市场运营方面的经验,并且定位不明晰,对融资资金的具体使用不明确,这也导致了融资难。”郑岩峰希望,政府能不断给予这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支持,让小微文化企业更懂得如何去融资、如何与投资机构对接。

  百年巧匠手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年巧匠”)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家今年初挂牌新三板的上市公司,主要研发、生产“木绘拼花”工艺品,他们已与故宫达成合作,授权使用故宫“紫禁一品”商标进行其馆藏名画复制等文化产品的销售。从山东回到石家庄后,百年巧匠副总经理裴学艳专门准备了一份汇报材料发给了河北省文化厅,其中对自身及小微文化企业进行了自我分析。裴学艳表示,小微文化企业体量小、经营风险高、管理者大多不熟悉各种融资工具,缺少融资意识和能力,不懂得应该如何进行融资,这是大多数小微文化企业的硬伤。

  裴学艳认为,以往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较少关注文化产业,缺少投资小微文化企业的经验,难以评估文化项目的发展前景。而这次活动通过政府的对接会,提高了双方的认知程度,增加了文化产业与资本主义市场的粘合度。而百年巧匠通过参加此次活动,也获得了建银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关注,正在对接公司的定向增发。但她同时也表示,政府在帮助小微文化企业融资的道路上还是走得慢了一点,比如,针对挂牌文化企业的投融资还是不多。

  裴学艳希望河北省文化厅多组织一些投融资路演,因为小微文化企业如果只看财务报表价值不大,还要了解创业团队,了解产品的创新性,不是完全靠财报能够体现的,所以通过路演可以快速让投资人了解企业,实现与资本市场的融合。

  投资趋势

  小微文化企业融资路还很长

  刘高原 北京厚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下行,大部分投资机构调整了投资策略,转而投向文化、体育、高科技等轻资产行业。小微文化企业正迎合了该潮流,具有创新性、成长空间、高盈利性的小微文化企业将是投资机构追逐的对象,在这种意义上说小微文化企业是一个投资的热点。许多投资机构都在加紧布局这一领域,比如,大连万达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对影院、体育等文化领域的布局就是为了迎合这一趋势。

  而为了支持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中央及地方政府针对小微企业及文化企业制定并颁布了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调整的文件。

  中央政府针对文化企业及小微企业制定并颁布了包括但不限于《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支持文化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预缴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税收优惠文件;地方政府在遵循中央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各地结合自身的情况也制定了税收优惠及调整的政策。

  小微文化企业兼具小微企业及文化企业的双重性质,按照现行税收法律的规定,其可享受二者在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进口关税等税种的免、减及退的政策倾斜及支持。

  现阶段,通常认为TMT(电信、媒体和科技)项目、互联网金融项目、健康医疗领域、文化体育产业项目是投资机构目前比较青睐的项目及投资方向。

  但是实际投资项目时,投资机构通常会关注拟投项目的成长空间、回报周期、创始人的自身能力等问题。而对小微文化企业而言,因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小微文化企业的项目存在创新性不足、未来体量及市场拓展空间不能迅速增长、企业价值无法量化评估等问题,投资机构基于投资风险与业绩的压力在现阶段仍会选择谨慎行事。所以说,小微文化企业要想顺利地获得投资机构的认可,还需要在创新和成长性上狠下功夫。

  现状分析

  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突出

  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推进,小微文化企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作为创意经济的核心部分,文化产业中涌现出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创意优势的小微文化企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小微文化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很突出和普遍。

  融资难成为小微文化企业“顽疾”

  国家审计署10月8日发布公告显示,根据今年8月对29个省份和29个中央部门、7个中央企业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后发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在有些地区和主管部门落实不到位,主要是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依然较为普遍。

  在审计抽查了9个省部分商业银行和141户小微企业后发现,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偏高。广东省和吉林省30家企业84笔银行贷款中,46笔承担了利息成本之外的其他费用,个别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当年的实际成本高达12.5%;山东省小微企业从小额贷款公司取得的贷款综合成本最高达30%。

  同时,小微企业融资难度普遍较大。主要表现在:部分商业银行审批贷款时设置最低贷款额起点、贷款转存等附加条件,加大企业融资难度;融资审批难,审计抽查广东省15家小微企业2013年以来申请的52笔贷款发现,36笔贷款时间超过30天,个别最长为210天。11家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未达到“三个不低于”的政策目标,如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目标。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成为全国小微文化企业普遍面临的“顽疾”,在文化企业中也很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13年末,我国共有小微文化企业77.3万个,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企业的98.5%;从业人数达979.9万人,占到全部文化企业就业人数的63.3%,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营业总收入却仅占行业收入的45.7%;小微文化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只有495.3万元,远远低于大中型文化企业37328.8万元的平均水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发布的《浙江省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显示,在我国小微企业中,认为从银行贷款“不难”或“不太难”的仅占25.8%,而认为“有难度”“比较难”和“非常难”的合计共占74.2%。即便小微企业中规模相对较大的小型企业,从银行获得信贷的难度也较大。以小微企业比较集中的浙江省为例,2010年以来,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仅占21%,其中银行占15%,农信社占6%;而有一半的小企业主要通过亲友(占比29%)及民间借贷(占比21%)融资;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分别占7%和1%;另有22%的小企业从未与以上金融机构或个人发生过借贷行为。

  小微企业不仅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大,且为获得贷款实际承担的利率水平也明显更高。据统计,仅有2.5%的企业以低于基准利率的利率水平获得贷款,36.2%的企业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持平,而62.3%的企业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这一比例远高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不仅如此,在现实中,至少有1/4的小微企业为争取银行贷款,除承担规定利率之外,往往还必须支付额外费用。目前,在长江三角洲的不少城市,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在15%至25%之间。

  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成为融资难根源

  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原因复杂,有其自身原因,小微文化企业自身存在不少弱点,如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由于创意产业领域的投资在建设、创作、培养和成长周期方面都较长,风险系数较高,未来前景不易判断;企业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缺乏抵押资产,实物资产少,且流动性较差,导致偿还能力较弱; 财务制度不规范,导致财务报告缺乏可信性,因此,银行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大都较为谨慎。

  此外,结构性和制度性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顽疾难愈的重要原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曾撰文指出,我国的银行体系和小微企业经营存在错位。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融资结构仍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虽然近年来股票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债券市场开始推进,但整个国民经济的融资结构依然是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小微企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经营的。

  中国的银行业从经济成分和股权结构上看,仍然是以国有为主。但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则是民营企业,从经济成分这个角度来看明显不匹配。这种错位状态的存在,使得银行体系为小微企业融资,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多多少少存在缺失、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认定性上,国有银行会更加谨慎。

  近年来,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走向规范。但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大多数不能令人满意,小微企业财务指标存在许多问题。所以,一方面是银行贷款的流程要求和标准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则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始终不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改善,从而出现风险模式的错位。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要大力发展对小微企业融资有许多困难。

  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本金较少,承受能力较弱,因此,在政策偏紧时期,小微企业所感受的资金压力表现得更为明显。“货币政策一紧缩,小微企业就遭殃”,这似乎已成为一个无法走出的怪圈。甚至有观点认为,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元凶”是货币紧缩。但融资环境只是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境的表层原因,小微企业融资难更多的还是由一系列结构性、体制性因素造成的:一是在信贷紧缩、可用资金减少的情况下,银行倾向于优先支持大型优质客户;二是小微企业银行信贷以外融资渠道较窄;三是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担保机构数量少且运作不规范;四是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专家建议从顶层设计层面解决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既有其自身原因,也有市场原因及经济结构和体制性等深层次原因,而从根本上说,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制度缺失所致。因此,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从制度、体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连平建议,加快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小微企业信用状况,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打开突破口。信用问题始终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一大障碍。由于许多小微企业缺少信用记录、信用意识较淡薄,造成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这是困扰小微企业融资的一大难题。加快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既有助于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又能为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降低交易成本,为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还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依托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所有小微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以信息的公开性、真实性和共享性为重点,建立统一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金融机构拓展和管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提供有力支持,为企业经济交往提供服务,通过改善信用环境,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中南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也建议,由政府出资,牵头成立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的信用担保机构,或者直接将补贴到文化项目上的部分专项资金改成对银行贷款的担保资金,由国家资金出面主动降低银行的风险敞口,这样国家出动几亿元的资金也许就可以撬动几十亿元的银行贷款。

  他还建议创新担保物权制度,合理扩大抵押和质押财产范围,除了使用传统的专利权、版权、商标权进行质押,还可以结合行业特点用发行权、播映权等进行质押,这样更有利于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龚曙光表示,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一个好的想法可能成就一台好的节目,或者成就一个好的产品、好的企业。但创意人员往往很年轻,刚刚进入这个行业,没有经济实力支撑一个公司的注册和成长,在这种情况下,融资就成为刚需。而融资需要担保,一无所有的现实又使创意人员的担保需求没法实现,宝贵的创意资源被扼杀。“一个企业没有做成问题不大,但是大量的小微企业做不成,那么我们国家最富活力、最有青春朝气的创业人才被扼杀了,好的创意被扼杀了,那么文化产业怎么可能形成百花齐放、勃勃生机的局面呢?”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院长彭祝斌也建议应建立完善文化资产流通体系,他认为,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要调整贷款资格信息考察方式。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互联网金融可以缓解小微文化企业融资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应深化银行征信体系的建设,健全文化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版权、品牌等文化资产的流通体系,同步推行知识产权质押或者未来收益权质押的方式来发放贷款,并且配合相应的担保或再担保机构,来拓宽贷款范围。同时,还要构建投融资的信息交流平台,如众筹平台,有效降低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也要有意识地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