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多家航空公司开收“伸腿费”你掏吗?

2015年10月17日 07:55    来源: 广州日报    

  多家航空公司均提供“付费选座”服务

  国际航班收费高达五六百元

  “你想坐哪儿?”近几日,关于航空公司开收“伸腿费”的消息将国内航班“付费选座”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目前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国际远程航线普遍实行付费选座,国航、海航等公司已开始在部分国内航班推广,而东航也不排除在国内航线推行的可能。

  对此,支持者有之,但不愿埋单者更多。携程公布的最新机票大数据显示,20%的人会通过网站或APP提前选座,其中“靠窗位”占比超过“过道位”,成为大部分民航旅客的“心头好”,28~35岁的男性商务人士成为最爱选座的人群。

  “下午的航班,中午想用软件选座时发现只能‘吃鸡翼’了。”喜欢旅游的市民陈劲松发现,现在坐飞机出行如果不提前一天选座的话,往往只能坐在过道旁或者一排座位的中间处。而且,就算是提前选座,有些座位在软件上永远显示为“被锁定”或“已预订”状态。

  现状:“伸腿费”多在国际航班

  近年来,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下,航空公司与旅行网站顺势而为推出免费“网上选座”服务,极大地便利着旅客的出行。一般而言,国内航空公司会在开放“网上值机”的同时开放“网上选座”,受理时间通常是航班起飞前24~72小时。

  据记者了解,实际上“伸腿费”早已开收。业内人士称,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和厦航均提供“付费选座”服务,目前多适用于国际航班,国内航班相对少些。

  “举例来说,比如南航广州始发的国际长航线单程航班,目的地有洛杉矶、纽约、温哥华、阿姆、伦敦、巴黎、迪拜及澳新等12个城市。付费座位的机型均为宽体客机。选座区域包括经济舱前舱第一排、后舱第一排和部分安全通道座位。目前的收费是(基本每条航线一样),非会员乘客选座需交600元人民币(下同),普通会员乘客需付500元,南航银卡乘客为400元,金卡会员仅需300元。”此外,他表示,无论乘客通过哪种形式购票,目前只能去航空公司官网选择付费项目,并自行支付相关费用。

  消费者观点

  “看风景”比“伸腿”更重要

  “乘飞机时,你喜欢靠窗,还是靠过道?”一直以来,这都是“飞友们”讨论的话题。

  记者查阅在线旅游网站,近三个月“网上选座”订单中,有48.8%的用户选择了“靠窗座位”,37.9%的用户选择了“靠走道座位”,另有13.3%的用户选座了“中间座位”。

  “客人选择靠窗座位,在航班起降时有机会欣赏到城市全貌,飞行途中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休息;而靠过道的座位,提供的腿部空间比较大,长途飞行时更利于客人起身走动、上厕所。”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航线上选择“靠窗座位”的客人较多,国际航线上则是“靠走道座位”更受欢迎。

  至于那些选择“中间座位”的客人,主要是为了和亲友坐在一起。

  紧急出口位没那么受宠

  在飞行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国际航线里,较为宽敞的紧急出口座位一直颇为紧俏,甚至付了额外的选座费也不一定能坐到。根据民航规则,坐在紧急出口座位上的旅客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能协助机组成员组织撤离。因此,身体健康且年轻的男性通常会被优先安排于紧急出口座位。

  但此次统计数据却显示,紧急出口位在飞行时间普遍较短的国内航线并没那么受人宠爱,在受访人群中仅有18.2%的人表示会选择紧急出口位。

  一名曾经被安排在紧急出口座位的市民李小姐表示:“虽然紧急出口座位比其他座位宽敞得多,但是规矩也多,例如拎包也不能随身携带,只能放在行李架上。”除去紧急出口座位,在其余受访人群中,有35.6%的人选择飞机前舱座位,28.7%的人选择飞机中舱座位,仅有17.5%的人选择飞机后舱座位。

  数据

  中青年男性

  商务出行最爱选座

  事实上,在不需要支付选座位的情况下,乘客可通过在线旅游网站和航空公司官网等多种途径方便地订票和选座。

  据携程发布的最新机票大数据,在开放选座的航班上,有近10%的旅客在订票同时,提交了选座申请,加上“网上值机”开放后的办理选座的人数,提前选座的旅客比例可升至20%。

  目前,不少在线旅游网站和航空服务类APP都可以在出票后即时预订座位,作为机票业务的增值服务,目前网上选座是完全免费的。

  有意思的是,女性一直以来给人留下出行前事无巨细、做足准备工作的印象。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在提前网上选座的旅客中,28~35岁的男性商务人士占比最多,达31.5%。看来男性商务人士更乐意提前准备机上座位,比女性更关心“飞机上坐在哪里”。

  “男性商务人士由于出差次数多,乘飞机的频率高,更容易偏爱某类座位,”机票专家分析称,“中青年商务男性熟练掌握着网站和APP的使用,对网上预选座位接受度较高。”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