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赌一把——你认为屠呦呦会不会去瑞典领诺贝尔奖?”广州的高先生发的这条短信,惹来了“停机”。中国移动称是系统后台抽取关键字,“赌”是敏感词,需要写承诺书,保证不再发垃圾短信。高先生认为这是无理要求,拒绝了。究竟短信里还有什么字眼不能发?例如“赌”、“银行卡”、“暴力”、“毒品”、“财产”、“金额”、“发票”等都是敏感词。不过正常来说,应经公安机关审查之后,才会认定为垃圾短信,才能采取停机。
从防治垃圾短信泛滥的角度出发,移动公司运用技术手段对“可疑物”进行拦截的举措是符合普通公众防干扰愿望的。然而,由运营商自己确立的拦截规则、精确度、可能造成的伤害、如何避免误伤,却一直处于幕后的神秘状态。如果不是高先生的荒唐遭遇,公众或者不知道原来关键字的范围可以如此宽泛,对发送者的“惩治”可以如此随意!
认定用户发送的短信是不是垃圾,仅仅用关键字进行筛选,然后就一步到位封杀,此种手段简单粗暴。首先,垃圾短信出于牟利目的,应该具有群发的特征。如果是个体之间的短信交流,无论内容如何,运营商运用近乎刑侦的手段进行监测,都已经涉嫌侵犯个人隐私,这与偷拆用户信件无异。其次,对非法与否的认定,在智能化水平不足的时候,就需要人力进行二次甄别,甚至需公安机关才能下定论。
当前制造垃圾短信的机构和个人,对筛选机制早有防范,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公众收到的垃圾短信早就超越了上述关键词,比如和赌有关的基本不用“赌”字,和色情有关就更不会主动用“嫖”字了。关键词过滤本身就存在不断更新淘汰的必要。如果智能化、人性化过滤技术不提高,只管加入新词扩大拦截范围,无辜者被卷入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类似高先生遭遇的荒诞案例就会越来越多,公民的合法通讯权利就会越来越受限。
至于让用户写承诺书不能发垃圾短信,则再次显示出运营商知错不改、傲慢独大的习性。用户权益受到侵犯之后,得不到任何补救还要低头求饶。这种类似于老师罚小学生的手法,竟然出现在本应平等的“客户-提供商”关系中。如此近乎拥有高度“处罚裁量权”的做法,必然会给社会带来普遍的不安和厌恶。建议运营商好好反思自己的意识和技术水平,向几位互联网巨头学习如何在大数据下做好客户维护吧。
央视曾报道,超过三分之二的垃圾短信其实都是三大电信运营商自己发送的,一些电信运营商还会给短信群发企业返利,以鼓励这些企业多做类似的业务。垃圾短信的主要制造者,却将民间正常的短信定义为“垃圾短信”并令发送者写承诺书低头认罪,这画风也太违和了吧!
□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