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360公司CEO叶大清表示,融资主要用来支持业务高速增长,2017年的业绩相对于今年将会有10倍的增长
■本报记者 刘 琪
昨日,在线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宣布,已经完成由云锋基金、赛领基金等国内基金领投,红杉及Star VC跟投的D轮融资,最终实际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目前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多已进入融资寒冬,而融360却以金融搜索平台模式顺利完成新一轮资金。对此,融360联合创始人、CEO叶大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是投资人对于融360坚持平台方向的一种高度认可,“金融搜索比价能高效地连接大量金融机构和普通用户,相对来说政策风险较低,金融搜索平台的潜力正在得到验证,而且融360开发的大数据风控系统又成为构筑独特竞争力的坚实门槛。”
私募大佬与国家队入场领投
早在2012年3月上线当月,融360就获得光速领投、凯鹏华盈及清科跟投的A轮700万美元融资,并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4年7月完成B轮和C轮融资,先后由红杉中国基金和淡马锡旗下兰亭投资领投。而此次D轮由云锋基金和赛领资本等基金主导领投,红杉连续第三次参与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云峰基金联手“国家队”进场——赛领资本的参与是融360首次引入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据悉,赛领资本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管理人。而成立于2010年初的云锋基金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的名字命名而成,并联合一批行业领袖、成功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共同发起创立的私募基金,旗下拥有多支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和专项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巨大。除了私募大佬、国家队、外资队以外,这次还有VC风险投资的新星Star VC——黄晓明、李冰冰、任泉、章子怡、黄渤组团参与此次投资。
关于公司此轮融资的估值,叶大清仅表示融360已经跻身于最新的“独角兽”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我们在积极考虑评估国内上市的可行性。这次D轮融资过程,引入了国内的投资人,其实就是在为回归到国内做的一个铺垫”,叶大清表示。
金融搜索比价的用户需求强
随着投资寒冬来临,监管政策的明确,外界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公司的融资窗口已经关闭。融360在过去四年中一直埋头耕耘金融搜索比价市场,对这一互联网金融的细分领域,投资人的投资逻辑何在?
叶大清透露,投资人看好金融搜索比价这一个潜在的入口级服务。“一般情况下,在投资寒冬中,越是具有大平台潜质的创业公司越会强者恒强。但大平台模式门槛高,最后只会留下不超过3家。与P2P的喧嚣不同,金融搜索平台在过去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中一直稳打稳扎,非常有可能成为老百姓进入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入口。”
在他看来,产品的丰富性决定了用户需要有一个方便进行比价决策的入口。据融360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5年,在合作金融机构中,典当、担保、消费金融公司等产品的比重从17%增长到41%。同时银行产品的占比从52%下降到了21%。此外,融360也在金融产品的搜索、获取、比较和申请方面,改良出一套方便、易用和安全的在线流程。
融资主要用于支持业务增长
对于本轮融资资金的使用方向,叶大清表示,主要用来支持业务高速增长,2017年相对于今年将会有10倍的增长。除了继续在风控和移动领域加强研发之外,会更重视通过积极的品牌建设,继续培养用户在线获取金融服务的习惯。
2015年,“互联网+普惠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凸显普惠金融任重道远。目前中国的小微企业和老百姓的融资渠道相对比之前丰富,利率市场化和贷款的小微化趋向很明显,用户渴望拥有更多的便利性和性价比。叶大清认为,这正是搜索、比价、智能推荐以及大数据风控所能发挥的巨大空间。
不过,他同时认为,中国小微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的综合融资成本依然相当高,获得金融服务的比率和方便程度是全球最低之一。通过互联网高效率、低成本地获取客户,利用大数据来管理风险,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在这些方面中国的金融服务机构能力还不够。“中国消费者和全球消费者一样,希望简单、安全、便捷地获取普惠金融服务,更需要融360通过创造性服务来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