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股民入市打拼两年多 因贪心赔掉一套房钱

2015年10月10日 06: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杜雨萌

  “三十而立的年龄,却因我的过度自信和一时贪心使自己赔掉了一套房子的钱,恐怕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让人后悔的了。”管先生苦笑着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

  管先生是一位金融专业的高材生,目前在北京的一家理财公司就职。凭借专业知识和对证券市场的了解,管先生在2013年入市了。在熊市行情的2013年,管先生获得了一定的投资收益。在随后的2014年,又因“押”对了行业,实现了总计约60万元的投资收益。

  “本想趁着这轮牛市大挣一笔,好尽快买套房子结婚,却没想到结局这么悲惨。真是应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管先生自嘲道。

  今年上半年的A股牛市行情吸引了一大批新老投资者,正是因为牛市行情,管先生便决定“豪赌”一场。不仅向亲朋好友借钱投资股票,并且还加杠杆融资炒股。

  前期的投资回报也确实没有让管先生失望。今年上半年,管先生有两只股票实现翻倍的收益,另有四五只股票收益均超过60%,可谓是收获颇丰。

  谈起最高累计收益时,管先生表示,“足够在北京三环区域买一套房子。”

  “既然已经挣这么多了,为什么不早点想着撤出来呢?”记者问道。

  “当时,大多数人看好后续行情,并且坚定地认为下滑只是短期调整,确实没想到会出现大幅下跌,直到现仍心有余悸。也怪自己太贪心,忽略了炒股是高风险的投资活动。”管先生表示。

  回顾自6月中旬以来的几次调整,管先生认为“还是贪婪在作祟。”

  更让管先生懊恼的是,在失去信心和耐心进而选择清仓后,A股市场迎来短暂反弹。接二连三的打击过后,管先生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没有经历过一轮牛市到熊市的演进过程,是否真的敢说认识资本市场?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对于目前的行情走势,管先生表示,“通过这几个月以来的教训,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应该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股市不是提款机,收益放大的同时,风险也在放大,切不能让一时的贪心蒙蔽了理智的双眼。”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炒股千万不要太贪心”      2015年08月08日
  • · 珠宝店长助理贪心钱财 变卖金戒指      2015年08月19日
  • · 美元多头重新入市      2015年09月2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