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盲目追涨或成为“接盘侠”
国庆假期一则振奋人心新闻刷爆朋友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研究抗疟疾药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随之出炉的“青蒿素概念股”也有不少只,但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蹭奖”起舞短期行情十分有限,此时追涨易当“接盘侠”,但长远而言的确此次获奖将大为提振中药板块。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评价称:“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非常了不起。
据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但为了防范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作为“中国出品”,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显示出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首选药物,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青蒿素股行情有限
受诺奖刺激,有业界分析认为,中医药概念股以及与青蒿素有关的上市公司在节后或被资本关注,迎来炒作可能性,但短期行情十分有限,投资者盲目追涨或成为“接盘侠”。“获奖已是完成时,概念股或短暂表现欢呼即告结束。”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但屠呦呦拿奖现实意义依然巨大,小至青蒿素概念股、大至整个中药板块,都将迎来长足的发展信心和资本关注。
据了解,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复星医药青蒿类抗疟药出口量保持中国企业第一。
昆药集团的青蒿素类产品则为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其起家业务为蒿甲醚原料的供应商,是世界最大的蒿甲醚生产厂家,其原料药向诺华制药等外资巨头供应。其余相关上市公司还包括新和成、白云山、康恩贝、华润双鹤、浙江医药等。
我国青蒿素产业看似蓬勃发展,却也存在一大尴尬现状:生产药企大部分仍然处于产业链末端,在低利润、高投入的生产原料药阶段挣扎。曾有企业反映称,中国承担了70%~80%的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作为产业链的上游,原料种植和提纯最为辛苦,但下游国际制药巨头因掌握更多青蒿素制剂专利,利润空间大且掌握价格话语权,而大部分中国企业的制剂生产很难获得国际认可。
中药板块长远受益
“85岁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仅是中国人在世界医药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也将推动国际对中医药关注度的大幅提高。”广药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作为中华民族国粹,中医药已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目前正走在国际化道路上。
就A股市场而言,目前中药板块可谓“人才济济”,包括佛慈制药、精华制药、佐力药业、片仔癀、天士力、康美药业、康缘药业、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同仁堂等明星股。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其中不少目前估值已调整到位,且中医药近年来政策红利多、民间消费热,再加上获奖的推波助澜,未来依然可能延续业绩稳健、资本青睐的良好局面。
外企也十分看重中药领域
但中医药也有自身难处。“从我国药品审批等方面情况来看,中药地位处于下降中。比如目前全国药品批文16.5万件,中药只占了36%。”广药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得知,现在不少外资药企也十分看重中药领域并已展开研发。其中有个别正布局中药、植物药领域,寻找下一个青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