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牵涉到20万投资者、涉及金额400亿元的金融风险正在爆发中。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日金宝”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原指望稳定地获得年化10%~14%的回报,最终却发现不仅高收益是一场梦,就连本金也面临着难以收回的可能。泛亚事件卷入人数之多、涉及金额之巨让人吃惊,其兴亡转换之快让人感叹,无疑是近年来全国各地 “交易所”野蛮生长所爆发出的风险事件中最严重的一起。
泛亚设计的产品收益较高,但还不算离谱,最终却将投资者置于巨大风险之中。它别出心裁地设计出的一套看上去颇为严密的交易体系,并通过其吸引了巨大的资金流,在营造了一段时间的繁荣之后无以为继,发生挤兑。大风暴必是多个环节小风险的叠加和放大,要防范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就必须以泛亚为典型,从多个角度加以反思。
首先要反思的是地方政府角色和金融监管的责任问题。2009年起,全国兴起了一股兴办交易所的潮流,地方政府热衷于发展本地交易市场动机不言自明,因为这些交易所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能吸引巨大的资金流,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仓储、物流都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符合地方利益。
但是,这些交易所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地方承担监管职责先天存在几大问题:一是现有监管法规不完善,容易造成监管责任不明确,造成监管真空;二是监管者的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应对形势的发展。地方交易所大多以 “创新”求存、求发展,往往打着创新的招牌,怪招频出,开发出各种新型交易方式和销售新型金融产品,甚至不排除刻意将交易方式和产品搞得异常复杂,缺乏评估其风险能力的监管者,很容易被迷惑。
其次要反思交易所的动机问题。以盈利为目的的交易所,其根本动机肯定是活跃交易,并从中获取利润。要想突出特色,吸引投资者参与,新设立那些地方交易所不可能复制那些成熟的、已证明是风险可控的交易方式,因此,大多数都是在边缘地带进行一些“创新”,这些“创新”必须提出一种全新的规则,而新的规则未经检验,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一些交易规则一开始就具有庞氏骗局的特征。
从泛亚的交易模式看,这套游戏要能持续玩下去,就必须以铟的价格持续上涨和新增资金不断流入为前提。那么,在设计这套交易模式之初,交易所是否已经了解到它的必然结果呢?或者说,它是否早已作好了系统崩塌之后出现法律风险的准备呢?作为局外人,我们无法轻易下判断,但不论其动机如何,只要其行为触犯了法律都应该受到严惩。但是,对于监管者来说,提前预判交易所是否存在恶意动机是进行监管评估的前提;对投资者来说,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一步。
第三,保护投资者和投资者自我保护问题。泛亚给出的回报率是年化10%~14%,客观地讲,在2011年,也就是泛亚开展业务的时候,这个收益率是比较高的,但还不算离谱,并未达到一眼就可看出是骗局的程度,因此,仅凭这个收益率就断言投资者是因贪婪招祸,有失公允。
最近几年,流动性较宽松,加上房价物价大幅上涨,老百姓希望通过理财获取稍高的收益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市场上各种复杂的金融产品,就算是专业人士也难以准确识别其风险,何况是一般的老百姓。再加上这些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往往陷阱重重,合同也搞得极其复杂,老百姓似乎只能在“地雷阵”中前行,太容易踩雷了。几乎所有的金融欺诈事件中,都出现过产品复杂、销售误导等类似问题。在今天的金融环境下,投资者如何自我保护,监管当局又如何保护投资者,这是一个未解的老大难问题。
第四,要提防资本向权力渗透,影响政策制定。从媒体报道看,泛亚非常善于抓住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急切心理,也非常善于利用与国家行业管理部门的“合作”来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由于有色金属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上一些人笼统地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政府部门对这一行业进行管理和规划的动机特别强烈。在规划和管理过程中,相关主体利益当然应该尊重,但如果被其左右,政策决策失去中立性,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泛亚作为一家有色金属“交易所”,对影响政策决策的兴趣非常浓厚,对此,决策部门自己要有所防范,社会各界也要高度警惕。
同时,泛亚还喜欢将自己的商业行为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战略的高度,大谈什么虚头巴脑的定价权,借着这些“高大上”的名词,诱导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为其背书。同时,与民族利益、国家战略挂钩的东西,容易产生眩晕美化的效应,让一部分人失去理性的经济判断,这大大有利于其产品的销售。而一旦出了问题,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等说辞又可以成为打压别人保护自己的有用工具。笔者认为,扯民族利益旗号、向权力渗透是泛亚能做得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种策略早已是部分“精明”商人的杀手锏,不单指泛亚。对于这种行为的迷惑性和危害性,人们要有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