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高抛低吸玩得不过瘾 上海恣颖举牌永大集团

2015年09月23日 08:01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李智

  “如果再给我一个卖票的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在高位全部清仓。”相信绝大多数投资者,如今对面跌成这般模样的市场,都有这样的想法。然而遗憾的是,A股市场上从来都没有如果,因为没有资金会甘愿扮演“接盘侠”的角色。

  然而,昨日(9月22日)永大集团(002622,前收盘价25.28元)午间披露的公告却打破了这种假设。一家名为上海恣颖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恣颖)的公司,直接以7月初的停牌价格接盘永大集团总股本的5.24%。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上海恣颖豪爽举牌的背后,其实有着更多的故事。

  永大集团获举牌

  昨日午间,永大集团发布临时公告称,公司收到自然人股东谢永亮、劳永华的通知,二人于9月21日分别与上海恣颖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谢永亮和劳永华分将持有的永大集团2000万股和200万股分别以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上海恣颖实业。本次股份转让后,上海恣颖将持有公司股份2200万,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24%。

  从公告披露的情况来看,上海恣颖此次协议收购永大集团2200万股的价格,为每股25.28元,累计动用了约5.56亿元。在昨日披露的权益变动书中,上海恣颖表示此次举牌是看好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且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股份的可能。

  据记者了解,因正在筹划与收购资产相关的重大事项,永大集团早在7月2日就开始停牌,当时A股市场正处于第一轮急跌当中,上证指数在停牌时还在4000点一线。随着之后的A股再次下挫,截至昨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185.62点。毫无疑问,即使永大集团如各方预期一般带着利好复牌,也将面临较大的补跌压力。况且永大集团在停牌公告中屡次提示“重大事项仍存在不确定性”这一风险。

  正因为此,对于实施此次减持的谢永亮和劳永华来说,按照当初停牌之时的价格卖出,不失为一种规避风险的合理选择,而对于豪爽接盘的上海恣颖来说,则更像是一次“豪赌”。毕竟永大集团股票复牌后是否补跌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并且不排除这种可能。

  此前曾现精准操作

  如果仅从此次接盘行为来看,上海恣颖俨然给人一种激进的感觉。但是公告中透露出来的一个细节,却让人不得不对上海恣颖另眼相看。昨日公布的简式权益变动书中,“前六个月内买卖上市公司交易股份的情况”这一项显示,上海恣颖几乎是在股价最高位减持了永大集团1400万股。

  今年5月,上海恣颖减持了永大集团481.91万股,交易价格区间为36.52元~38.43元之间。今年6月,上海恣颖又减持了永大集团918.09万股,交易价格区间为33.00元~40.08元之间。回顾永大集团的走势,在经历连续大涨之后,今年股价最高点出现在6月15日为40.99元/股,随后于A股大跌当中不断下挫,最终在停牌前的7月1日报收于25.28元。

  从昨日午间公告披露的信息来看,上海恣颖对于卖出时机的把握可谓非常精准,然而记者在进一步梳理上市公司近几个月公告却发现,昨日公告中没有披露的上海恣颖的当初买入时点的背后,还隐藏着令人侧目的信息。

  今年5月8日,永大集团曾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协议转让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自然人股东吕洋(为实际控制人吕永祥之子)与上海恣颖等方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吕洋以24元/股的价格,向上海恣颖转让了永大集团1400万股,累计成交金额3.36亿元。

  也就是说,上海恣颖在今年5月初以24元/股价格获得永大集团1400万股之后,转手就于5月和6月高位套现。如今在永大集团经历了一轮下跌,并处于筹划重大事项停牌之时,上海恣颖立刻又以停牌价接盘公司总股本的5.24%。在本论调整中A股各方遭遇重挫的背景下,上海恣颖这一系列的操作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