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三板融资障碍急需破解 业内期盼政策红利早日落地

2015年09月11日 08:4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蒋元锐

  业绩翻番是好事,然而由于目前新三板政策红利未落地,中小企业融资依旧是难题。据了解,由于在新三板挂牌并没有盈利的硬性要求,部分企业挂牌由于其成长空间大而登陆新三板,很多企业由于绩基数较小,导致只要实现些许盈利,便会产生业绩翻番的可喜效应,而新三板目前为中小企业究竟带来多少福音,帮助多少企业真正解决了融资难题?新三板的出现对企业融资起了哪些作用?

  业绩增长不等于融资容易

  截止到2015年8月31日,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共有3342家企业公布了2015年半年报,从半年报数据来看,3000多家企业中,近七成的企业营收实现正增长,同样有近七成的企业净利实现正增长。从利润规模看,3382家新三板公司实现盈利达204.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4.1亿元,翻了一番还多。盈利公司为2655家,占比超过78.5%,其中盈利规模超过亿元的公司为20家,超过千万的则为515家。从利润增速看,近八成公司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122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翻番,占比36.2%。

  据金融choice数据显示,包括部分退市股及两网企业在内,有3370家企业在法定时间内披露了半年报,2269家挂牌企业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占比达67.3%;而同期沪深两市业绩增长企业的占比为56.7%。从半年报中可以看到新三板业绩增速强于主板,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

  挂牌企业相对于主板公司而言,其业绩的真实度为弱。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九恒星、先临三维等86家公司亏损,恒神股份以5623万元亏损额度居首,而这一数字还是建立在公司317万财政补贴后的结果。而从挂牌企业中报的连续性与稳健性来看,部分公司业绩存在变化起伏过大的情况,因此企业参差不齐、财务报告相对主板为弱、业绩变化起伏度较大的新三板市场投资就面临着企业经营风险与业绩变化风险。

  虽然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业绩与去年相比实现增长,然而民生证券也提醒,在肯定大部分新三板公司业绩显著改善的同时,也要关注个别企业的“注水”。与主板公司上市即融资不同,在新三板挂牌并不意味着企业顺利实现资本市场融资。

  且受限于每次定向增发股份对象不超过35人的要求,新三板公司定增具有多次、小型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很多有定增需求的企业有“做业绩”的冲动。另外,新三板的大部分企业是在最近两年出现的,在挂牌无净利润指标硬约束下,有“调整”财务利润的空间。

  融资增速迟缓

  据金融choice数据显示,相较于前8个月中,新三板1月份融资67次,募集资金14.9亿元,2月融资52次,募集资金13.82亿元,融资次数与额度同比增长,其中8月份融资370次,募集资金168.53亿元,无论融资次数还是金额均呈现一路上扬的趋势。

  然而相较于主板市场,目前新三板日成交额不到2亿元,与主板千亿元相比差之千里,新三板市场融资能力衰退,流动性进程依旧是难题。

  政策红利延迟融资功能衰退

  新三板自去年8月份引入做市商后掀起一轮行情,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推动了新三板市场的流动。如果没有引入做市商制度,目前新三板市场依旧会是一潭死水,七星资本董事长张鹏告诉记者,政策红利的落地对新三板市场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新三板市场从不温不火,低调无声到企业如火如荼抢登新三板市场,政策红利的推动无疑是企业登录新三板的强心剂。

  而随着6月份主板市场的大幅度回调,新三板市场也深受影响,从最高的2600调整到目前,除跌幅强度大外,流动性弊病也让投资者对新三板市场将信将疑。

  虽然受到大环境影响,主板市场的大幅度缩水,不乏有很多投资者通过变现新三板弥补主板的资金,也还包括一些暂不合要求的投资者退出了新三板;而万人调查董事长何明龙告诉记者,目前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政策红利未能如期而至。资本都是冲着政策红利来的,如果政策一直未能兑现,资本退出也是必然。

  目前,据何明龙介绍新三板市场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挂牌企业迅速增加,而引进资本没有实质性动作包括公募入场只是在讨论而已。

  “任何行情都会有所回调,定增破发很正常尤其是估值定价不高的企业。”张鹏告诉记者。

  新三板目前仍处于爬坡阶段,在做市商制度推升了第一波行情以后,回调到1000点时,市场也出现破发,市场融资也没有以前火爆,而且取消融资方案,融资的功能受到影响。

  目前新三板市场没有3月份火爆,对企业的投融资有一定的影响。

  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希望股转系统能够尽快给出政策指导,政策红利的落地将会带动行业健康稳健发展。只有还原市场本色空间,才能给企业增添更多的创造空间。从业人员纷纷期待年末市场将出现的政策红利。

  张鹏介绍目前各界对新三板呼声很大,无论是分层制度的即将推车还是其它政策红利都会给市场带来信心,改变目前新三板的融资困境。缺乏融资功能,新三板市场只能成一个虚无的平台,对资本市场百害而无一利。

  业内人士建议,分层制度的推出更适合的制度将新三板市场稳步推升,而不是任由新三板任性自由落体式下跌。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