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钢厂复产积极 钢价承压下挫

2015年09月11日 08:33    来源: 期货日报    

  近期螺纹钢振荡加剧。从技术面来看,螺纹钢受多条均线压制,下跌通道清晰。昨日螺纹期货主力1601合约价格收盘价较华东上海地区同交割品牌三级螺纹报价(按磅计)贴水123元/吨。期货大幅贴水也可以看出市场预期悲观。从基本面来看,尽管已经到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但螺纹钢供应增加明显,需求释放不足,现货价格仍有调整压力。

  金九银十开局不利

  9月伊始,全国钢价振荡下行,供需双方总体处于僵持局面。终端采购有所放缓,中间商观望氛围明显加重,整体成交明显趋缓。虽然已经到传统消费淡季,近几周受基建带动需求确实有所改善,但在房地产表现低迷的形势下,需求整体改善力度依然有限,商家对9月旺季需求改善的预期并不高。

  我们实地调研发现,8月销量普遍较7月有所回落,销量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前期需求透支以及当前价格回调带来的买方观望。从最新订单了解情况来看,6、7月新开工项目接单情况好于3—5月,但由于资金情况依然紧张,施工进度得不到保证,需求边际改善的可能性存在,但无爆发力可言。由于整风和反腐运动的持续进行,基建项目的审批以及执行也难以完全到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板材企业的需求恶化在年中开始突出体现,家电出口以及汽车产销都在下降,下半年板材企业的需求压力比建材企业更大。

  9月出口压力增加

  从外需来看,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2015年8月我国出口钢材973万吨,较上月增加2万吨,同比增长25.9%;1—8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7187万吨,同比增长26.5%。8月我国进口钢材102万吨,较上月下降3万吨,同比下降12.82%;1—8月我国累计进口钢材872万吨,同比下降9.54%。

  从实地调研来看,随着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以及周边主要出口国的汇率跟进,出口接单的价格竞争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近期普通热卷fob报价已经到了280美金/吨。同时受欧美和韩国反倾销影响,冷轧和镀锌接单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建材企业由于国内订单尚可,出口压力还不大,但是板材企业随着竞争加剧和价格恶化,接单压力较大。

  钢厂复产积极

  8月中旬全国高炉开工率已经出现显著回升。受阅兵限产影响,8月底到9月初期间,北京周边地区以及山东部分地区高炉限产,钢厂开工率出现一定下滑。但9月7日统计数据显示,唐山159座高炉中共25座高炉检修,容积为22740立方米,占总容积的15.78%,开工率84.22%,较上周增12.26个百分点。“阅兵蓝”限产措施结束后,唐山地区钢企复产现象较为明显,多数钢企逐渐恢复限产前水平,个别钢厂近期将陆续复产。

  从钢厂利润来看,目前钢厂不含税铁水成本1250—1350元/吨不等,钢坯目前从每吨亏损几十元到100元,螺纹、线材不同区域钢厂从每吨亏损几十元到盈利几十元都有。板材企业亏损仍维持在200—300元/吨。

  总体来看,建材企业亏损尚在100元/吨以内,没有达到新一轮减产的条件。板材企业已经持续两月边际利润为负,但由于其特殊的体制原因和抗压能力,也没有到减产的临界条件。正是因为钢厂普遍不愿意减产,且复产买矿较为积极,才支撑了铁矿价格的居高不下。

  综上所述,随着阅兵限产结束,钢材的供应在迅速恢复,但需求表现却不及预期。供应确定上升而需求释放难以确定,螺纹钢振荡下行仍是大概率事件。操作上,建议反弹加空。

  (作者单位:国泰君安期货)


(责任编辑: 蔡情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