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也曾出现过破增发价、破增持价的情况。那么,以往产业资本被套多少之后市场见底?
◎每经记者 曾剑
在过去的一周多时间里,短短8个交易日沪指下挫千点,上证指数最低跌至2850点,上周一更是创下自200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此前参与上市公司增发及股东、高管增持的资金多数被套。此时,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A股底在哪里?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历史上股价跌破增发价、增持价,以及历次大盘见底、见顶时的真实换手率数据,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端倪。
历史上,A股也曾出现过破增发价、破增持价的情况。那么,以往产业资本被套多少之后市场见底?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梳理历史资料,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超两成公司股价跌破增发价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实施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中,超两成公司的股价已经跌破增发价。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共有近40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其中95家公司8月25日收盘价低于增发价(后复权)。这部分增发股大多数在5月下旬之后上市,不久便遭遇市场巨幅调整。
其中,芭田股份定增股浮亏最大。7月22日,芭田股份以28.73元/股定增募资4753.33万元。公司停牌时(今年5月)A股正处于高位,自7月28日复牌后股价一路下跌。截至8月28日收盘,芭田股份报收于10.12元,参与配套融资发行的机构持股市值缩水近65%。
据国泰君安统计,今年以来,成功增发且股价破发折价排名靠前的公司包括芭田股份、新宙邦、澳洋科技、安洁科技等;其中有大股东或大股东关联方参与的破增发公司包括澳洋科技、三爱富、平安银行、道明光学、南京银行、航天晨光、界龙实业等。
截至目前,新宙邦、澳洋科技、安洁科技和国金证券等股价较增发价下跌五成左右。如国金证券5月完成增发,发行价为24元/股,8月28日公司股价报收于12.76元。
截至8月25日收盘,富瑞特装、常铝股份、三爱富、恩华药业、石化机械、汉钟精机、道明光学、万顺股份、平安银行和烽火通信10股股价较增发价下跌超40%,而股价较增发价下跌20%以上的个股共有45只。
但从历史情况分析,这样的破发率并不是最严重的。2007年末至2008年末,上证指数从最高6124点暴跌至1600多点。期间,上百只增发股遭遇破发,破发率占比超80%。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8月末,年内有约96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其中股价跌破增发价的高达78家。而提出增发申请但仍未实施的163家公司中,仅有10余家公司的股价在增发价之上。
以折损率最严重的宝钛股份、双良股份、华微电子、金融街等为例,由于增发时间早,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浮亏尤为严重。从2008年初至8月末,这些股票的累计跌幅均超过70%,股价仅为增发价的30%左右,即参与增发的投资者浮亏约70%。但是,此后A股依然没能走出底部,在继续下跌了40多个交易日后,直到11月方止跌回升。此时,上述个股市价较增发价已经折损80%。
由于当时市场低迷,股价跌破增发价的情况频频出现,上市公司增发纷纷遇冷,承销商被迫吃进大量发行余额。如海通证券因包销浦东建设增发项目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宏源证券因包销分别吞下合加资源和伟星股份1217.4万股、32万股。与之相比,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增发似乎还没到无人问津的地步,这在一定程度说明市场人气尚在。
7月产业资本增持632亿元
继6月大跌7.25%之后,7月上证综指再跌14.34%,创出2009年9月以来的单月最大跌幅。面对股价急挫,以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为首的产业资本终于站了出来,充当市场维稳先锋。
西南证券的数据显示,6月两市增持市值共计161.18亿元,涉及上市公司232家,共计6.8亿股;进入7月后,在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董监高增持的政策号召下,股东增持市值共计632.53亿元,比6月增加471.35亿元,创历史新高,涉及上市公司921家。
在股东、高管增持的助力下,股指在7月终于稳住了阵脚。然而好景不长,进入8月下旬,股指再度暴跌。此时,股东、高管们再度出手增持。
据统计,8月24日以来已有超过12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大股东或董监高增持公告,大部分公司是落实前期已经公布的股价维稳计划,涉及资金多在千万元以上。
总体来看,由于近期A股走势不振,前期无论是大股东、高管增持,还是员工持股计划所涉及的股份大多被套,增持时间越靠前浮亏越大。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如果市场处于熊市,投资者不宜仅凭高管增持来判断一只股票的价值。在2008年的熊市中,大股东、高管增持的股份也曾经历被深套然后筑底解套的漫长过程。
回头来看,2008年7月刚好处于大熊市下跌的中段,但上市公司股东、高管的增持仍在持续。然而,随着市场持续低迷,股东、高管的增持并没有换来市场对公司股价的认可,反倒是这些增持股在大跌中悉数被套。更有甚者,部分高管买入的时间恰好是公司股价的短期高点。
2008年8月27日,证监会网站发布了修改后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允许大股东1年内“先斩后奏”自由增持上市公司最多2%股份,这份自由增持新规引发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热潮。
据统计,自由增持新规实施以来至2008年11月中旬,逾150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公告,累计增持股份数高达7.5亿股,计划增持资金上限超过500亿元。在股东们前赴后继的增持下,当年11月,A股终于止跌,并在随后几个月内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
股权质押市值达2.2万亿
与2008年的情况有所不同,目前的A股还面临另一风险因素:股权质押。
国金证券8月6日发布的研报指出,2014年上半年、2014年下半年、2015年至今(截至8月1日),股权质押在押股票的市值分别为6234.83亿元、7609.82亿元和1.59万亿元。据测算,2014年以来涉及的股权质押在押市值约为2.26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4.01%。
股权质押本是正常的融资方式,但是,在6月中旬A股暴跌之后,市场担忧因质押股票跌破警戒线、平仓线而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
据华泰证券测算,目前股权质押业务存量巨大,质押股票的现价参考总市值约2.2万亿元,融资额约1万亿元。目前,破警戒线的现价市值约4400亿元,破平仓线的现价市值约3000亿元。压力测试显示,若上证指数跌至2500点,破理论警戒线和理论平仓线市值分别在5800亿元和4200亿元,若跌破强平线,可能面临风险的银行或券商自营资金规模在3200亿元;若上证指数跌至2000点,破理论警戒线和理论平仓线市值分别在7100亿元和5600亿元,若跌破强平线,可能面临风险的银行或券商自营资金规模在4300亿元。
情况看起来已岌岌可危,甚至交易所也开始关注一些股权质押比过高的个股。8月28日,麦趣尔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中小企业管理部下发的《监管关注函》。管理部高度关注公司控股股东麦趣尔集团累计质押其持有公司股份97.21%股权的问题。
此外,其他上市公司也陆续发布公告,提示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华仁药业于8月27日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华仁世纪集团共计持有公司股票2.8亿股,已质押2.59亿股,质押比例为92.57%。其中,华仁世纪集团质押给齐鲁证券的7240万股股份已触及融资警戒线。
不过,华泰证券认为,当前市场流动性风险较3373点时已大幅减小,且券商业务部门当前并不实施强平政策。股权质押业务对股市资金面、银行或券商自有资金的安全并不构成显著的系统性风险。根据目前股权质押业务部门政策,若质押股票跌破警戒线甚至平仓线,并不强制处理质押股票,而是仅督促客户补仓(追加质押股票或现金补仓)。此外,为防止个股跌破平仓线,上市公司往往采取停牌等自救措施。因此股权质押业务尚未对股市资金面形成实质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