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A股只有二十余年历史,但仍然经历了数次牛熊轮回。回顾熊市,或许可以帮助投资者认清市场现在所处的位置。
◎每经记者 王砚丹
目前的市场让人有些看不透,沪指在达到5178.19点高位后迅速下滑,随后是国家队救市,市场反弹;然后再下跌,又反弹。就在许多人认为市场已经企稳,牛市归来之际,市场出人意料地开始暴跌了。目前,两市虽然又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迹象,但投资者不免心有余悸——这到底是牛熊转换还是牛市中继?为了帮助投资者认清市场究竟处在一个什么位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A股史上的三次大熊市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对两市估值进行了梳理,以此对比,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借鉴。
8月下旬,A股股灾重现,8月24日沪指暴跌8.49%,创近八年来最大单日跌幅,随后跌破7月股灾低点,一度重回“2”时代。尽管上周四(8月27日)和周五的猛烈反攻,让沪指重新站上了3200点大关,但投资者仍不免心有余悸并生出疑虑——市场究竟是进入牛熊转换还是牛市中继?
有道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A股只有二十余年历史,但仍然经历了数次牛熊轮回。回顾熊市,或许可以帮助投资者认清市场现在所处的位置。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 五个月跌去70%
A股历史上第一次大熊市,发生在1992年5月26日之后。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沪指从100点起步,到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随后迅猛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7日沪指最低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
此后,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沪指报复性反弹,从386点反弹至1558点,涨幅超过300%。而这种暴涨暴跌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1999年5月19日前后。尽管那时普罗大众对股市的接受度并不如今天高,指数点位也无法与现在相比,但其惊心动魄程度却毫不逊色。
值得一提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之中。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迅猛的固定资产投资——1992~1995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高达36.80%、50.70%、33.10%和21.60%,1996年回落至12.30%。这使得1992~1996年中国GDP增速高达10%以上。但与此同时,1993~1995年,CPI同比增速高达14.7%、24.1%和17.1%,高通胀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的问题。1997~1999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GDP增速回落至10%以下,不过从未跌破7%。
第二次大熊市:持续四年 股市熊经济牛
1999年5月19日,科技股引领A股展开了一波长达两年的牛市。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创下2245点的历史高点。而伴随着海内外科技股泡沫的破灭,这个点位也成了一场为期四年的大熊市的开端。
2005年6月6日,沪指跌破1000点大关,最低下跌至998点,较2001年6月14日下跌超过50%。之后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从而造就了一波A股历史上最大的牛市行情——2007年10月16日,沪指创出6124点的历史新高,两年多时间上涨超过5倍。
对于投资者来说,四年的熊市相当痛苦。但从宏观来看,依靠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正处于低通胀、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01年,GDP增速见底8.30%后回升,2002年开始,GDP同比增长率逐年递增,2002年为9.08%,2003~2005年分别为10%、10.1%和10.4%。CPI方面,2001年为0.7%,2002年为-0.8%,2003~2005年分别为1.2%、3.9%和1.8%。
经济向好,股市低迷,造成这一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则是股权分置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01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减持国有股筹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新发、增发股票时,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虽然证监会在当年10月22日紧急叫停这一政策,但市场依旧萎靡不振。直到2005年管理层着手股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A股才慢慢重拾升势。
第三次大熊市:最大问题是高通胀
2007年10月16日,沪指创下历史高点6124点,这成为至今市场未能逾越的高点。此后A股开启了第三次大熊市的序幕——一年之后的2008年10月28日,沪指跌至1664点,一些个股跌幅甚至超过90%。
从经济数据来看,在2007年10月沪指见顶时,经济有了过热趋势。2006~2007年GDP增速分别达到12.68%和14.16%。通胀成了这一时期的一大问题。2006年,CPI只有1.5%,但由于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上涨,2007年这一数据飙升至4.8%。2008年,尽管次贷危机打击了大宗商品价格,但全年CPI仍然高达5.86%。
为了抑制通胀,2006年4月28日~2007年12月21日,央行连续八次加息,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58%上调至7.47%。过高的利率抬升了社会融资成本,2008年9月,沪指已经下跌至2500点之下,而华尔街的次贷危机给了A股重重一击,让市场加速赶底至1664点。
宏观层面与历次熊市有三大不同
历史常常重演,但现实并不完全复制过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宏观层面来看,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时期和上述三次大规模熊市并不一致。
第一,经历了多年的高增长之后,依靠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拉动经济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此外,经济基数变大以后,维持8%以上的GDP增速也变得不大现实。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率仅为7%,创近十年新低。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第二,8月11日,央行出人意料地对人民币进行了主动贬值,新兴市场货币随后竞相贬值,资本外流担忧上升。
第三,目前我国的利率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低水平。一般来说,在降息周期中,低廉的资金成本有助于推动市场走出慢牛行情。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只有经济失速、改革与转型失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才会触发牛熊转换,当下牛市处于休整期。“在不出现极端情形之下,预计9月沪指将围绕3000点构筑底部区域。系统性冲击过后,低估值蓝筹具备跌出来的机会,而风险偏好下降之后估值依然高企的新兴成长或仍需挤泡沫,市场将呈现结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