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蝴蝶效应 长盛同瑞、同辉携手下折

2015年08月26日 06:3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6日讯 (记者 康博) A股在本周前两日的暴跌,让分级基金迎来了下折高潮,仅周一单日就有9只B基金触发下折阀值,这其中,长盛基金与鹏华基金分别占据了两席。相比此轮惨遭血洗的大批分级基金来说,一些目前正处于建仓期的分级基金因为始终保持低仓位而幸免遇难。

  但专家指出,6个月的建仓期过后这些基金还是会达到90%—95%的高仓位水平,在短期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分级基金依然不是良好的投资标的。

  分级B再次掉入深渊

  在经过了7、8两个月的大幅震荡后,A股最终迎来了破位下行。本周一,沪指暴跌8.49%,两市逾2100只个股跌停,仅15只个股飘红。受此影响,具有杠杆属性的分级基金B份额也再现报团跌停的景象,而9只分级B集体下折也创下了单日下折最多的记录。

  根据集思路数据显示,已经触发下折的分级基金分别是:证券股B、转债B级、证券B级、同辉100B、创业板B、中证90B、证保B、国金50B、工业4B、同瑞B。根据交易规则,基金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对分级基金进行向下折算,折算完成后,A份额和B份额的净值重新回归初始净值1,A份额持有人将获得母基份额,B份额持有人的份额将按照一定比例缩减。因此,这9只基金将向下折算,持有者的基金份额会大幅缩减,蒙受损失。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观察,在这9只下折基金中,长盛基金和鹏华基金分别各拥有两只,具体为长盛的同瑞B(150065)和同辉100B(150109)、鹏华的证保B(150178)和券商B级(150236)。值得一提的是,长盛基金的另一只分级产品金融地B(150282)在经过昨日的大跌后也将触发下折。资料显示,在2015年上半年的分级基金规模大跃进期间,公募基金对该产品的态度并非完全一致,有近半基金公司对发展分级持保守态度。但在少部分将分级基金作为产品线扩充重要方向的公司中,长盛就算一个,旗下拥有分级基金数量在6只(A/B算1只),大幅超过3只的行业平均数量。

  集思路数据显示,上述9只已经触发下折的分级B,除了证券股B的溢价率在7.63%以外,其他基金的溢价率都在40%以上,其中鹏华基金的证保B的溢价率高达130.46%。由此按24日收盘价估算,证保B下折损失将高达53%。更有甚者,证券B级(150224)周一的收盘价位0.309元,但是该基金昨日单位净值为0.116元,昨日该基金的成交额为202.19万元,由此按照向下折算的交易规则,该基金下折后,损失将达到63%。

  在近期分级基金B净值大跌的浩劫中,部分次新分级基金充分利用了尚处于建仓期这一优势,在市场震荡期间,部分分级基金主动降低仓位以应对市场回调风险。但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在建仓期主动降低仓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过了6个月的建仓期,根据契约规定,这些基金基本都要保持90%~95%的仓位,以跟踪指数表现,所以目前这些低仓位的分级基金也并不是安全的投资标的。

  大批B基金徘徊在下折边缘

  除上述9只已经下折的分级B外,还有12只分级B距离触发下折不到5%,12只分级B距离触发下折在5%到10%之间,14只分级B距离触发下折在10%到15%之间,相信在昨日A股继续大跌的背景下,这些分级B的下折也是大概率事件。

  面对基金下折愈发频繁的现状,有基金分析师表示,近期分级指数基金下折潮的频发对B类份额投资者而言是很利空的消息,不建议投资者再冒风险投资分级基金B类份额。不过,随着某些分级指基下折可能性的加大,一些折价率较高的A类份额投资价值凸显,可以进行适当关注。

  但根据方正证券统计,从6月初至今,分级A隐含收益率从6.8%一路降至5.8%,价格平均上涨约15%,隐含收益率已达到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一方面A作为债券配置价值不高。另一方面,“看跌期权”的价值已经不如昔日,看跌期权价值难以继续驱动A类价格继续上升。

  假设市场隐含收益率进一步下行,A份额价格上升,期权价值会大幅缩水,甚至由正转负,从而会遏制A份额价格的上涨幅度,A份额上涨空间有限。因此,方正证券认为,分级A相对于债券已经没有比较优势。建议A份额投资者保持谨慎,避免盲目追高。

  不论是分级基金、融资,还是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带杠杆都是一大特点。在杠杆的“魔力”下,今年以来,分级B的投资者既经历过上涨300%的喜悦,也承受过下跌90%的痛苦。

  分析人士指出,杠杆的运用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够提高金融效率、改善资金利用率、加快市场资源配置,从而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不过,杠杆又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成倍的收益,也可能令其损失不断扩大。投资者需要建立起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措施,以确保杠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