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业内人士:金融产品虚假宣传是这么出炉的

2015年08月24日 07:06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保险最近十来年给人印象不佳,原因是不少销售人员出于自身的利益驱动或是素质问题,把一个本是中性偏善的保险产品做了夸大或不实宣传,导致消费者消费体验不佳,金融产品的信息传递何其重要!

  对产品的结构、内容、税负和收益预期等问题的信息不当传递,是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请记住,骗局会从内到外都是假的,而活跃在市场的更多是建立在合规金融产品上的不实宣传。

  最常见的两类骗子

  (一 ) 从头到尾的骗子

  大多时候,高管明白,中层装糊涂,基层因为多数不具备判断能力,也会相信自己讲的故事。

  市场上存在着一些所谓的理财公司,其实真实的目标就是为这个公司控制人的其他产业输血,这样的庞氏骗局在发生在很多看似外表光鲜的写字楼中。一群拿着微薄的工资,每天靠打电话向陌生人兜售收益超过15%的产品,心动的人最终会成为猎物。这些公司如果需要做进一步伪装的话,可以在自己众多的产品当中,做一个货真价实的产品,就像一个珠宝店里只有样品是真的。

  (二) 半路出家的骗子

  市场上还有一些公司本身做着近似金融的业务,也发行了用于真实目的的产品,有时候一个强大的营销团队能让公司老板发现,原来我能募集到这么多的钱,部分经不住诱惑的公司就开始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日子。这种行为往往一发而不可收拾,因为高息吸引来的资金必然投向更高风险的领域,结局往往是一地鸡毛。

  骗局其实最显著的指标就是“饵”,换句话说就是高收益,如果一个骗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首先他们甩过来的饵要够诱惑人,因为回到正常的收益率,他们就要与正规产品进行竞争。有的骗局则稍微把饵做的小一点点,利用这部分成本去做高大上的面子工程。几个月前消失的某P2P公司,找了个外国演员做他们的洋总裁,但他们声称的月收益8%实在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力,被掠去财富的人应该思考,您交的是贪婪税还是智商税。

  话说得太满往往不真

  其实只要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和对金融产品常识的把握,骗子是不难躲过的,而对金融产品的包装和夸大宣传会让不少投资者可能投资了并不恰当的产品。

  市场上正规的产品的销售容易有两类问题,就是把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说的太固定了,浮动收益产品收益率说的太高了。

  刨除非正规的产品不说,我们称之类固定收益的信托,资管计划,证券类产品(包括对冲产品)的优先级,私募债和新近被规范的其他固收类投资形式,普遍存在过度营销的行为。刚性兑付、保底、保本,保本保息等字眼被一些人滥用了。当年市场上多数做有限合伙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机构,对个人投资者的税务问题含糊其辞,等到兑现收益是发现财富被切掉一大块,投资者才知道上当了。

  话说很多人去菜市场买几块钱的菜也要挑一下,看看哪棵菜干净,漂亮,也会适当比下价格。而买一百万起的金融产品手通常比较松,往往就信了别人的话,而不读合同,不研究风控的尺度。其实上面被滥用的字眼(刚性兑付、保底、保本,保本保息)是不可能在正式的合同文本见到的,如果见到了,恭喜您,这个产品是山寨货。

  每个产品都有其优缺点,但在实际情况中推介材料中只有优点和风险控制,却只字不提风险,只有在产品文件的风险申明中才可能读到一些潜在的风险。如果能找到一个告诉您产品风险的机构,算是万幸。 与此同时,也切勿迷信各种刚性兑付的概念,因为刚性兑付其实早已被打破。

  主流固定收益产品的本质是债务关系,融资主体的实力其实还是要多借鉴债券相关的评级,毕竟最便宜的融资途径是债券和银行,企业通过其他渠道发行产品,意味着他们从银行和债市融资比较困难,我们是要必须反复对比衡量的,挑出保障最高的那一批参与,固定收益的本质是防守,而非进攻。

  (作者系启元财富产品研究总监)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