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苏宁云商集团COO、苏宁物流集团总裁侯恩龙在题为“互联网+物流:共享时代的云物流”的分论坛上发言(图)

2015年08月10日 15: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5首届“互联网+零售”紫金峰会8月10日在南京举行,图为苏宁云商集团COO、苏宁物流集团总裁侯恩龙在题为“互联网+物流:共享时代的云物流”的分论坛上发言

  中国经济网南京8月10日讯 今日,首届“互联网+零售”紫金峰会在南京举行,苏宁云商集团COO、苏宁物流集团总裁侯恩龙在题为“互联网+物流:共享时代的云物流”的分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他在峰会上宣布,苏宁要做O2O快递。

  侯恩龙介绍到,334法则是O2O快递的核心标志。三懂:懂供应链、懂商品、懂消费者;三度;有速度、有风度、有温度;四员,送货员、宣传员、业务员、客服受理员。

  同时,他表示。苏宁物流云平台四季度上线。苏宁物流云背后是仓储云、数据云、金融云等云朵共生的支撑。物流云平台(4PL)作为国家认定的第一批(10家)重点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之一,旨在打造面向全国,面向一切参与者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第四方平台。

  以下为发言文字实录:

  各位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前面各位领导从行业规范、政策和国家的战略发展的角度解读未来整个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刚才是从供应链角度以苏宁云商为代表的企业下面该如何做物流+互联网和互联网发展提出好的建议。刚才卫总是整个仓储物流设置谈的方面,今天我分享的是用长筷子思维向云端融合推进整个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长筷子的故事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是向荣共生互相融合配合,有可能在未来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所以我把自己的题目定下叫从长筷子思维到云端的融合谈在互联网+下的物流产业链。

  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首先第一个从我们整个行业青年来看,我们国家上半年总共物流费用是4.8万亿,这个比例占整个国民生产总之的19.1%,发展国家占8%,第二个数据是我们刚才张总给大家披露的,整个上半年有86亿左右的包裹,这个量同比去年有43%的增长,但是另外一个数据让大家感觉很麻烦,就是为了量进入了厮杀,实际上为行业发展带来了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阵痛。我们物流行业在周围有七十多万家,利润只有60亿,只有万分之一点,对这个行业来讲我认为不是个好消息,50万亿的产值给我们带来60亿元我认为是非常麻烦,这个我想是大家要研究的,从24.6元掉到14.7元,而且还有可能持续降低,所以这个应该整个行业来讲对我们非常不理想的,至少不是我们想要的。

  第二个我们在大的时代中谁也制不了谁,在每个细分的内容下都会找到自己深层发展的空间,现在只有一条路,以后要融合,要开放、包容,大家一起来做大蛋糕,非常高兴的是,今年国家出台物流发展纲要,七月份又发出了纲要,就是说物流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这个对整个企业来说,我们认为未来的路一定是共生而不是颠覆,第二个不是封闭的是开放包容的思维,这个是我们讲今年的发展。

  第一步我想给大家讲讲,从六个字,明道、优胜、取势。我们以前把自己定位为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内部上下游、销售自由封闭的,所以大家对我们的认知是比较少的,去年开始我们成立独立的公司又成立了集团,我们有三个层级,第一个是在全国八个核心区域有八个梳理站,还有57个新的DC,再往下有全国拥有300多个城市配送中心,再往下一级是覆盖全国5000的售后和物流相结合的服务配送点还有门店,也有大力推广的智能店,以及一起合作的服务网点,所以从第一个角度讲叫明道,一句话就叫334法则,第一个三是要懂供应链、商品、消费者。我们目前除了电器3C我们涉及母婴、家装等等,我们从以前的30万到现在的2000多万,这个应该说是我们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苏宁在今年按照供应链核心为主导。第二个是懂商品,上午所有大佬分享的核心话题是除了渠道之外,最重要的是商品,应该讲商品是王道,谁能懂商品呢?我想C2C的平台是别人给商品我们是提供舞台而已,而我们是通过定制研究消费者喜欢什么商品,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区域需要什么商品,这样可以把消费者感兴趣的东西传递给消费者,这个也是我们从电信3C向全品类覆盖,并且能够向所有产业链渗透核心的原因,当然中国我也跟很多老总讲,未来在零售领域里面和物流一样,大家也都是属于相互共生的,彼此合作把蛋糕做大,在每一个细分内容上所有企业都不能称得上真正第一,只能在某一个领域和方面交为领先,这个定义是比较准确的。第三个是懂用户,我们有2亿的会员,今天在易购的大楼里面,所有的大屏都是云数据中心,我们站在这是讲用什么样的纬度,第一可以提供一些分析,通过对所有消费者精准的定位可以针对性的做出不同性价比的商品,然后让所有的供应商进行反向C2B的商品,这样所有的商品都精准。举一个例子,我们对一个母婴用品做促销,我们通过对不同母婴的定制,三个小时一下子就没有了,还有一次在香港我们做了海外购,针对奶粉、尿不湿做了精准研究,我们投入8万件商品,一个小时一扫而空。这个就是说,在整个大的互联网环境下,谁懂消费者这个就是懂供应链、懂商品懂用户。

  第二个是三度,在物流行业里面经常会出现很多新名词,马上小米跟我们大幅度战略合作以后,红米note2在多长时间传递给消费者,我们说是先门店再到数据仓,按照这个比例估计很多商品在2小时之内就可以跟消费者见面,我跟他打了个比方,当时有一个人要定苹果6,但是要着急赶飞机,我们找了一个离他最近的门店半个小时之内就给他送给去了,之后这个消费者给感动,我们这个就是叫做速度。第二个要叫做有温度,现在在座很多快递公司的朋友,大家都很清楚,大家现在是把商品、小区就可以了,打电话给某某人取包裹,如果不取多了时间就过时不候,但是去年小区物流转型之后我们就提出,第一所有的商品必须要送商品入户,第二我们所有的人员一定要把贵重的商品比如3C类家电类类当着消费面开箱验机,第二个我们要戴白手套,第三个我们要把消费者家里的垃圾直接顺便带走,这个是非常有温度的东西,尽管看不到效率,但是我相信可以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二三次的复购,这种购买是自然的流量和未来的销售。第三个叫做有风度,就是不能只追求一味的价格低,当把价格压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打压你的快递员、司机,我们想的从整个配送的满载率和整个物流效率的运营上降低成本,我们推出大小件同车,我们所有的饰品店沿途配送,我们大小件在一起会用一辆车把商品一次性全部配送,从站点通货,这样可以把原来低效能、低效率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第二个和我们所有的快递员和下游供货商达成非常好的供应,他们把自己主要的精力不是放在价格上,而是放在如何体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上面,所以我们简称第二个三观是有速度、有温度有风度。

  第三个我们叫做四员,第一是快递员、第二是业务员、第三个是宣传员、第四各是客服人员。第一个快递员就不说了,这些送货的人员和消费者之间是很熟悉的,是定区域、定人,所以消费者对他很放心,有的时候在家里面小孩出去都可以让他在家里看小孩非常融洽,试想一下,按照现在如果将来有1万或者两万名快递员,每天每个人可以推出一件或者一箱的产品,那这样一年可以给行业带来多大的真实销售。第三个是品牌宣传员,当时我们做了一个易购的活动,去年的818,当时让物流人员上门,比如客户买了化妆品,我们送过去会给用户讲一下我们做什么活动,这种服务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销售,更重要的是让他了解苏宁的快递员不仅仅是只知道送货,而是懂产品、懂促销活动懂我们公司对客户的黏性,同时也宣传了苏宁人员是全员健康、全员富的概念,针对苏宁品牌一定产生非常好的深远的影响。第四是客服受理人员,我们有很多人员会到家里面去说是自己的人员,可以帮消费者换、鉴定、维修,所以叫做三三四法则。

  第二个讲的是关于物流带来的变化一定是去中心化、服务网络化,第二个是优术,是高效物流等于+产品+物流+网络。第一个讲一下+产品,我们有关于全国1600家店总共设了一千一百多个2小时急速达的站点,覆盖195个城市,1105家店铺,也就是把很多A类商品和新的上市的产品都可以通过我2小时急速达的方式实现,红米上市一定是消费者在10分钟之内收到商品。第二个是逆向揽件,这个未来一定会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第二个做一个尝试是背奶妈妈,我们在全国12个地区所在地做了背奶妈妈的活动,让所有母亲把自己母乳挤下来,用苏宁恒温箱和恒温车同城的主商圈2个小时之内送回家,这样家里的人热一下小朋友就可以喝到妈妈的新鲜母乳,通过包裹和对点妈妈的活动,我们也在细分物流产品的市场,找到未来苏宁的,除了满足自己自营的供应链,平台商户合作伙伴之外还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精细。第三个是回收包装,我们中国每年那么多包装是非常浪费,怎么样解决绿色物流和环保问题,从去年下半年我们结合鼓励消费者和快递员把包裹进行回收、二次利用,我们去年818回收接近10万个包装,如果在座的企业大家都兴起来,一年少看多少个树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和物流行业带来令人震惊的收益。第五个是商户一体,我们是针对一千家商户做了商户一体,进行分拨不,这是我们目前的一个尝试,下一步我们希望迅速推广把整个苏宁有意部分和社会共享部分向供应商、平台商户开放。我们跟联想的电脑、手机也跟很多其他的类似于戴尔电脑等等3C类产品进行广泛合作,我们现在跟很多化妆品包括超市的商品全面展开了从工厂生产仓进行仓储分拨、干线实行一站式服务,这个也是我们公司里面几个核心的,也是除现在目前行业都在做以外的,独家的当然也大众化的。

  第二个是大众化全境24小时达,目前除了西藏、青海等地方剩下的都可以覆盖,希望在今年内实现全境24小时,这个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产品,也可以解决所有企业之间形成非常开放的产业链,大家共享苏宁自有。第二个是半日达,目前在重点的省会城市,针对入选的产品实现半日配送,对深圳、广州、北京、上海部分区域也实现一日三次,这个产品推出广受消费者欢迎。第三个是一日送,苏宁利用自己对市场消费者的评估,我们推出一日达,这个是为了良好的独家极致化的服务差品。再一个是跨境物流问题,这两天跟几位老总很多行业的投资者聊过,说未来希望借助于大家和苏宁一起合作,怎么样把跨境电商如果是顾客的个性包裹10天以内,如果自己报关能不能实现全境72小时,如果所有的产品在国内实现24小时,对国际的跨境电商的商品实现72小时,这个对整个行业来讲是有里程碑的意义,证明中国物流能力和建设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个第一个讲产品。

  第二个分享一下技术,分几个纬度,第一个是仓储的,第一个叫WMS仓储,这个是所有里面最复杂的,我们20多万平方放两千多万商品,原来是人找户,原来是做人工拣选和分拨,现在是机器完成这项工作,从原来一个班3600人现在降到400人,这种大幅度人员的提升跟未来非常好的仓储管理技术,以及商品的精准定位也是非常巨大的关系。第二个是在推出RFID射频技术,现在很多小区商品包括母婴超市大家已经达成共识,我们扫码速度会答复提升,当然也跟所有的供应商都在洽谈如何把这项技术变成工作物流重要的抓手。第三个是条码技术,这个就不多了,原来对于3C我们要扫很多的码,通过条码的结合把自己技术和效能提升。第四个是关于GPS追踪的,国内每个送货人员和司机都有苏宁的GPS定位,可以实时了解这个人这个时间在什么位置,到达哪个地方,我们叫做实时配送全程管控,第二个了解送货司机和快递员所处的位置。再一个是地址解析技术,中国很多地方包括接到、道路经常发生问题,如何及时对地址进行充分解析和准确性,把消费者的订单和地址进行绑定,这样第一时间可以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这以上五项技术一定能给物流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第三个讲的是网络,上午张总在整个报告当中有一个环节专门进+物流,我们现在是有452万平方仓储面积,我们目前到今年年底一定会到500万,未来三年我们想会翻一倍,按照这样的仓储面积苏宁一定会跟社会进行共享,第二个现在我们覆盖40700个乡镇,90%以上区域实现次日达,260条干线运输路线,同时下面还有接近一万个未来服务站,这个是我们在未来5年之内建设的,那苏宁的未来一定是为所有供应商、合作伙伴包括商户开放,和大家共享资源,这个过程我们也会把后台的RE技术,有互联的信息抛给平台。今年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去年7月份国家商务部给我们颁布了十佳综合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只有苏宁一家电商企业平台,这也是国家对苏宁物流这么多年来网络的建设、努力和更多的认同。

  接下来讲一下取势的问题,现在是要在若干个地方释放,管理成本、人力成本是巨大的消耗,跟很多商户谈,可以帮你把他覆盖,也可以做全国乡镇做48小时,你没必要自己考虑这个,那你把它放在我制定的仓就可以进行统一管理,也可以统一配送,这样我把你所有担忧的工作一站式搞定,这个叫做送货、安装和所有管理一站式,这种方式也受到很多上游伙伴的欢迎。第二个是一键搜索,我们未来希望把后台数据云向所有合作伙伴开放,因为大家很清楚,我们开放共有云、私有云,开放之后把所有的企业,如果所有的企业做IT、找研发的队伍成本是居高不下的,最小的要几百万,如果用苏宁的云数据就几十万,这样可以投资几十年,就可以分享大数据。第二个可以分享整个仓储配送网络,第三个分享对整个客户的分析,包括前面讲的五项技术、三三四法则,这样将来只要所有的企业登陆我们的平台,可以一键式解决所有的问题。第三个是一体两效的问题,我们整个效率是底下的,我们有一千多万家物流企业,是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希望有大的物流骨干企业进行引导,然后在细分内容上面,形成非常好的层级结构,未来肯定是要作为一个充分的整合提升,实现最终在物流成本上大幅度节约,在效率上大幅度提升,最后形成把物流产业链做成零售的核心主体,所以一体两效也好,一站式服务也好,未来一定是物流O2O核心的未来,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第四个是一步到位的问题,因为苏宁是以自营供应链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围绕供应链的目的,第二个把金融的服务比如很多合作伙伴,有车辆购买需求、融资需求等等,我们可以给他进行供应链融资,如果跟我们有合作关系基本上不需要任何抵押手续,10分钟之内整个贷款的手续就开好了,另外可以给全行业提供保险的服务,可以提供理财服务,同时给车辆提供代修代检,所以对苏宁来讲我们核心的资源有三个,第一个物流云,第二个是金融云,第三个是数据云,我们希望未来把苏宁的大数据IT的技术向全行业开放,真正形成非常开放共有云、私有云服务的核心,所以我们叫第一一站式服务、第二个一键搜索,第三个一步到位,所以1+1+1+1等于什么,各位心理都有自己的答案,通过这个分享,把物流进一步开放和提速,希望到今年四季度把4方物流平台正式上线,谢谢各位。

  点击进入专题:2015首届“互联网+零售”紫金峰会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