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信用卡超4成在沉睡 评:激活需融入移动互联网思维

2015年08月04日 18:09    来源: 央广网     

  【导读】信用卡激活率连续四年不及格,手机银行有望取代传统信用卡业务,经济之声关注:激活信用卡,要融入移动互联网思维。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你的信用卡“休眠”了吗?据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在用发卡数量已达到4.24亿张,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信用卡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较高的市场饱和度。前不久,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北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到2014年间,用户信用卡的活跃率分别为53.3%、56.1%、57.8%和58.7%,连续四年低于及格线。换句话说,信用卡的发行数量虽然很高,但是有4成以上正在沉睡,很多信用卡发出后从来没有激活过。

  按照去年的发卡量估算,废卡数量达1.8亿张之多。专家指出,这都是银行过度营销造成的后果。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办理信用卡,通常会准备精美的物件赠送,冲着礼品去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拿到礼品就销卡。也有的人因为金融意识不强,被忽悠着就申请信用卡了。银行这种营销手段,不仅增加了自身成本,同时拉低了活卡率。央行日前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大幅减少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代理的金融业务范围。尽管引起相当多的争议,但是对传统信用卡来说,却是一个再次发力的机遇。为什么大量的信用卡正在沉睡,传统的信用卡业务是否已经落伍了呢?财经评论员余丰慧提出了他的看法。

  余丰慧:这个数字确实比较惊人,实际上这背后反应出一个深层次结构问题。传统银行卡包括信用卡,从大趋势来讲属于一个落伍支付手段,或者会逐步淘汰的一个信用结算支付手段。随着网络支付,包括扫码支付的不断发展,慢慢到支付宝、微信支付,国外的苹果支付、谷歌支付等对传统银行卡的冲击相当大。从宏观方面讲,最终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慢慢都会走向淘汰阶段。从微观层面来讲,银行只顾数量不顾质量,利用率没有多高。另外,银行卡目前上午使用,确实客户体验、便利性非常差。此外,信用卡的成本比较高,而其它支付方式大部分都是免费,通过网络支付,便捷,客户体验好,结算效率高,成本上也不成问题。

  传统银行前几年网络支付发展都比较滞后,这两年发展很快,手机银行非常方便,客户体验也非常好。中国传统银行正在大踏步地转型,一是同盟资金实力比较厉害,科技支撑力也比较强,转型起来非常快,尤其是去年到今年上半年转型特别快。另外,将来要把信用卡的功能潜入到手机银行里,通过手机银行扫描,这种功能如果发展以后,传统银行就能赶上来,甚至会超过支付宝等支付手段。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也就此进行了分析与评论。

  经济之声:当前各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竞争已不再追求“数量”的增长,转而利用差异化营销服务和加入互联网因素来盘活优质用户。根据您的研究,各家银行在信用卡服务上是否大同小异?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个性化的业务创新?

  朱宁:我觉得确实是,因为信用卡消费要有两个功能,一是支付功能,二是消费信用的功能,这两个功能其实相对都比较抽象而且比较趋于同质化。但是从国际领先的一些国家的消费者行为来讲,在整个信用卡的消费中,它有不同的场景,不同消费者着有不同的消费习惯,有不同的消费需求。所以从长期来讲,可能有更进一步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

  经济之声:现在很多银行都在进行互联网+融合,随着微信的兴起,现在选择微营销也是大行其道,像广发、招行、中信这、些银行,它们发行的信用卡都开通了微信银行,在移动端开始开拓市场,您觉得传统银行是不是能够借助这种新的营销模式来实现一种弯道超车?

  朱宁:微信的出现或者社交网络营销的出现对于传统银行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因为传统的银行本来是利用网点的业务,扩展起来相对比较慢,而且比较重资产,现在在自己的客户群体基础上,通过微信这种相对比较轻资产的方式可以一下子触及到大量的消费者,而且可以利用银行自己本身的商业声誉,更好的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深度。

  经济之声:从信用卡的发行量来看,我们的信用卡市场正在趋于饱和,而随着这种支付方式的不断创新,和消费者支付理念的逐步转变,未来的信用卡市场可能会呈现出一个新的变化,您认为未来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

  朱宁:虽然从整个发卡量的角度看,目前国内的信用卡市场出现饱和。但从整个发卡的金额和整个信用额度来讲,其实中国的信用卡或者消费信用市场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这其中,第一,可能要逐渐扭转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很多中国的居民仍然不太习惯于借债,而很多海外家庭就习以为常。第二,从整个消费者体验来讲,不管是从费用方面、便捷方面,还是从整个信用卡发售的定向或者专业化角度来讲,中国的银行或者是发卡公司还要进一步向国际先进国家学习,或者更好的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第三,对于发卡方来讲,信用卡消费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是那些用信用去借钱来消费的人,对这些人怎样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借贷服务,同时基于他们的征信记录,更好的管控风险。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