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市场中心曾在2014年做过统计,在目前全国近7000家典当行中,从事艺术品典当业务的只占5‰,而真正开展相关业务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典当行大概只有20家。
在艺术品市场繁荣的今天,艺术品典当却为何少人问津?上海亿通典当行首席执行官裘海说:“其实道理很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人拿黄金来典当,我们只要确认黄金是真的,就完全可以按照当日的黄金价格进行处理。可是艺术品不同,每件艺术品由于所处历史时期、作者的知名度、收藏价值等原因,市场价格都不尽相同,这就很难得出一个统一的价格评估体系。”
业务瓶颈:人才和艺术品鉴定体系缺失
在典当行业有个默认的说法:“艺术品的典当融资范围直接决定了典当行的实力。”这句话其实也道出了很多典当行无法分食艺术品典当这块诱人大蛋糕的主因:缺乏艺术品鉴定的专业人才——鉴定师。
上海著名文物专家蔡国声曾针对艺术典当行业人才匮乏感慨道:“艺术品鉴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不仅要求鉴定师要饱览群书,还需要有一定的深度。而现在具备这种素质的鉴定人才在整个上海乃至全国来说,都寥寥无几,很多典当行鉴定艺术品都需要请专家帮忙把关。”“举个例子来说,有顾客带着一件"永乐青花"去典当,行里人都知道,在市场上,不仅产地在景德镇官窑的青花被称为永乐青花,那些景德镇民窑产的,同为明代时期仿造的,甚至清代、近代乃至现代后仿的永乐青花层出不穷,这就到考验我们鉴定师功力的时候了,看准了成本,给对了典当金额,这笔买卖才划算,否则风险就得我们典当行承担。”王福明说。据他介绍,通常来说,店里的员工从试用期到真正上手大约需要三年的时间,还只能接手一类业务,因此人才培养成本相对较大。
也曾有人建议,国内那么多专家,为何不请专家直接来给出权威鉴定呢?王福明分析说,请专家鉴定,有权威性,但需注意的是,通常一位专家的鉴定结果难以使得经营者信服,而多个专家鉴定就存在甲乙认为是真、丙认为是假等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可能最终因为没一个统一的答案,这笔买卖就告吹了,但典当行还不得不面对支付高额专家鉴定费的尴尬局面。
发展前景:艺术品典当融资或成行业主流
如此看来,在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的背景下,艺术品典当融资并没有得到完全认可。不过目前看来,小额艺术品典当业务正逐渐发展壮大。
上海云台典当总经理梁博明表示,这两年艺术品市场较前几年低迷,正是低价吃进艺术品的好时机。云台典当从2013年开始就以拍卖成交价10%至50%的金额提供短期抵押资金周转业务,由于月息不高,梁博明的生意颇受那些几年前冲进拍场想捞一笔但如今出货无门的买家欢迎。这部分买家中,有相当一部分会“绝当”,这样梁博明的当铺也成为圈内人士淘宝的好去处。梁博明表示,一般来说,只要“收货”时控制得当,低价吃进的“绝当”艺术品并不难“高抛”。
梁博明表示,开办典当行十多年来,他对于艺术品典当有三个原则:即不碰当代艺术;不碰来历不明的文物;无论多值钱的物件,都不能占用超过公司10%以上的资金。
对于行业发展前景,裘海认为,除了艺术品转售生意外,艺术品典当融资应该是以后本行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与艺术品拍卖相比,对于半年以内的短期融资,艺术品典当在成本及时间上更具优势。与拍卖相比,一般来讲,艺术品典当可以拿到当品市场价值10%到50%的当金。尽管比市场价格少很多,但可以赎回,这就不同于拍卖,一件东西可以“失而复得”,并且还能够拿到应急资金,而代价仅仅是每月4%左右的佣金(拍卖行佣金多为15%~20%)。他说:“典当变现快等行业特点正日益成为很多收藏家所需要的艺术品变现渠道。”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