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果园村,万亩葡萄果香四溢,郁郁葱葱的葡萄叶蔓下,串串紫色、绿色、红色的果实缀满枝头,贪婪地吮吸着阳光的滋润。
“这是夏黑,这是红芭拉多,那个是紫地球……总共有41个品种,味道都不错,可以尝一尝。”站在琳琅满目的葡萄展示台旁,果园村葡萄协会会长李永伟一边向嘉宾推介观音葡萄,一边邀请大家品尝。
7月20日至21日,来自全国各地科技协会和邮储银行的150多位代表,齐聚于在四川省眉山市召开的全国推进“银会合作”工作现场会,并到彭山区观音镇果园村和洪雅县藤椒协会,考察学习“银会合作”联合支农的“四川经验”“眉山做法”。
在全国范围内,由科协和银行机构联合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工作推进会实属罕见。事实上,中国科协和中国邮储银行走到一起,还要得益于已在四川试点三年的“银行+科协”联合支农模式取得可喜成效。
据了解,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早于2012年7月就携手四川省科协在眉山市开展“银会合作”试点,当地农技协凭借自身对农户会员的了解,向银行推荐客户、辅助贷后管理,邮储银行据此对农户授信放贷。经过三年的摸索,当地形成了以农技协自主经营为保障、财政奖补为基础、金融支持为主导的惠农贷款支撑体系。
与此同时,“银会合作”模式扎根四川特色产业,围绕川粮、川猪、川酒等8个“川字号”产业,开发出91项专属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四川“银会合作”项目累计发放贷款7453笔,金额9.7亿元,带动3.5万农户创业就业。其中洪雅县藤椒产业和彭山区葡萄产业的扩大发展就是利用“银会合作”模式发展产业的成功典范。
李永伟告诉记者,果园村葡萄协会自2012年以来积极开展“银行+协会+会员”的“银会合作”模式,通过协会推荐,已为215户会员贷款2200多万元,壮大了产业发展。2014年实现产值1.7亿元,会员人均纯收入2.5万多元,大力促进了丹迪葡萄特色产业发展和会员增收。
中国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表示,“银行+协会”的合作模式,实现了科协信息、农技资源和邮储银行网络资源、资金资源的深度融合,找准了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的重点。他还表示,邮储银行下一步将继续创新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授信500亿元扩大银会合作范围、增加惠农贷款投放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