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国际化,就会成为别人国际化的一部分。”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曾这样形容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性。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近年来,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也是突出的亮点,然而企业跨国并购是一项复杂的市场活动,往往面临一定的风险,需要放眼长远评估效果。
“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似乎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选择。收购海外先进企业一直被视为迅速缩短中国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一条捷径。海外投资并购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被收购的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大量知识产权、多元的海外渠道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这些无疑填补了中国企业的竞争短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些基于规模扩张冲动而驱使的境外投资中,食洋不化、水土不服等风险基因从一开始就被植入了。
并购频现 抄底还是被套?
近日,一家由中国投资者部分出资的企业以一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7万元)拍下了西班牙雷阿尔城一座机场,并打算投资6000万欧元至1亿欧元,将其改建成中国向欧洲出口的“货运中心”,此举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据记者梳理,中企海外并购近来频现大手笔,不断刷出重磅“存在感”。
继去年10月中国安邦保险集团以约120亿元人民币的价钱买下纽约地标性建筑华尔道夫酒店,创美国单一酒店成交额的最高纪录后,上周中国阳光保险集团也以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亿元)的价格买下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水晶宫”巴卡拉酒店,其交易的单位面积价格打破了纽约酒店地产售价的最高纪录,震动纽约房产界。
海外并购,中企早已挥别“菜鸟季”。从联想收购美国IBM的PC部门,到双汇收购美国食品巨头史密斯菲尔德,再到中国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等等,收购气势如虹,资金之浪潮汹涌澎湃。
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在1400亿美元左右,首次超过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融合进一步加深,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政策机遇下,中国资本海外并购步入快车道。
普华永道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中资海外并购报告》显示,2015年一季度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均创历史新高,交易金额同比上升36%达到202亿美元,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3%达77宗。有分析认为,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活跃的力量,并购行业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能源、汽车、电信、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中国企业将掀起新一轮海外投资并购热潮。
业内分析人士提醒,中企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并购大潮中要尽量避免非理性的收购行为。出于“贪便宜”的心态低价“抄底”境外企业或资产,但因缺乏明确的并购动机和整合、运营能力,或者对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环保、劳工等各方面风险预计不足,往往被“深套”,且“解套无望”,貌似“便宜”的交易导致了无穷的后患和投入。不难看出,海外投资真的不是光靠“买买买”就能玩得转。
“走出去”更需智慧
中企海外并购增长势头明显,交易数额庞大,但并购最终运作成功的案例并没有达到预期,对此,沈丹阳回应称:“企业的跨国并购是一项复杂的市场活动,面临一定的风险,中国企业实施的海外并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不是一年、两年甚至不是三年、四年就能够看得出来的,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毕竟仅仅并购后的整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壮大和海外并购经验的累积,总体来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效是越来越好,不能够一概而论。只要是顺应市场规律,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并购,都应该给予积极支持。”沈丹阳补充道。
去年中粮集团以15亿美元收购新加坡来宝公司51%的股权,然后又以12.9亿美元收购荷兰尼德拉公司51%股权项目,这两个项目是迄今为止我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最大的并购项目。此外,联想集团去年以29.1亿美元收购美国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沈丹阳指出这都是中企海外并购的典型成功案例。
而并购失败的案例究其原因,无非内外有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海外市场对“钱袋饱满”的中企心怀一定的排斥情绪可以理解,给中企海外并购制造一些非善意的外部壁垒。
诚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海外并购不能盲目跟风,即使砸钱收购后,仍然面临价值观念、人文融合、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适应和调整,在并购过程中,中国企业还需要面对资产评估、融资、产业和定价等多方面的风险。而这些不仅需要企业提前做好战略调研和风险防范,更需要“走出去”的智慧。
商务部美大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对记者说,“走出去”的中企一方面要加强调研,对投资国的国情、竞争对手的实力等方面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好风险评估;另一方面要注重媒体公关,特别是在面临一些复杂突发的事件时,要学会及时反应,引导舆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雇佣当地民众,让企业发展令当地受益,真正实现中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