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业需跟上万众创新的节奏

2015年07月20日 14:01    来源: 农村金融时报    

  本期执笔 张艺良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上半年7%的增长率无疑是个积极的信号,但不可否认的是,下半年我国经济依旧会面临各种压力,传统产业的升级、新兴产业的发展仍然需要发力,改革尚需深入。

  在这样的趋势下,万众创新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从城市到农村,已经有越来越多前所未有,超出想象的新型产业形态、商业模式破土而出。

  正如那些站在“互联网+”风口的知名企业一样,由于新型的模式有着巨大的潜力,其带动经济发展、拉动产业升级变革的能力不可估量,因此值得倡导和培育。

  也正因为发展迅猛,这类企业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往往十分强烈。然而,由于新型的发展模式,许多创新企业所涌现出来的金融需求亦前所未有,传统的银行服务难以与此对接。

  事实上,近几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也在不断创新,推出各种新型的产品和服务。但相较之下,银行业机构的创新显得谨慎且循规蹈矩,大多是在已有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做细微的变动,以适应某一类群体的需求。

  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银行业机构的谨慎本没有错。但谨慎和创新是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过度的谨慎会抑制创新的动力,以谨慎为由而牺牲金融业应有的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则更不可取。

  随着降息、降准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又有进一步的上升。池子不断扩大后,大量的水应当流向何处,成为宏观调控艺术的关键。

  任何宏观的政策最终都需要微观机构的配合来落到实处。那些政策支持、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有蓬勃创新能力的企业,应当获得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因此,当前的银行业应当把握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这种趋势。除了将现有的“商行+投行”、“表内+表外”的各项金融服务和产品组合应用好,还应当拓宽思路,在宏观审慎的基础上,创造适合新形势的全新产品和服务。

  过去,银行业较为雷同的体制和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同质化严重。但如今,随着民营银行审批设立步入常态化,通过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新机制、新体制下的银行业已经有了可以创新的基础和条件。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诸如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一类的新型银行业机构,已经开始探索前所未有的金融服务理念和运作模式。这种趋势必将伴随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日趋显著。

  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金融体系必将是和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高效对接。如今我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开始步入“万众创新”的时代,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在等什么呢?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