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首批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在即 多家机构备战第二批

2015年07月17日 07:28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朱丹丹

  伴随着央行验收工作的结束,首批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已是呼之欲出。与此同时,不少机构已经开始积极着手准备,力争成为第二批个人征信牌照的获得者。

  近日,一位机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其所在公司正在申请个人征信牌照,已经上报,相关部门已受理。此前京东等公司也表示有意申请个人征信牌照。

  拍拍贷CEO张俊表示,后续申请个人征信牌照的机构,会以有较大用户量的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主。

  此外,亦有业内人士指出,个人征信行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数据搜集、对信用主体的建模、数据挖掘及风险评级,乃至对产品、服务的创新等能力。未来个人征信会形成一个充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市场格局。

  首批牌照或月底发放

  7月6日,记者从多家机构独家获悉,央行开始对首批入围个人征信牌照的机构再次进行调研,牌照有望月底发放。

  7月15日,上述机构人士在与记者交流时透露,“差不多上周,我们已经提出申请个人征信牌照,相关部门也已受理。”

  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京东金融副总裁姚乃胜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公司正计划申请个人征信牌照。6月份,京东金融还投资美国大数据征信公司,构建互联网大征信体系,并推出用户信用评分体系“白热度”产品。

  京东消费金融业务高级总监许凌指出,京东金融在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在征信布局上也在积极探索。“京东金融在生态数据、团队人才、模型技术、信用管理实践上都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和经验。”

  拍拍贷CEO张俊3月份也透露,计划2016年初申请个人征信牌照,将独立发展征信等三大业务,并欲成立征信子公司。而对于目前的进展情况,张俊则对记者表示,“正在准备,但还没有提出申请,要先等征信子公司注册下来。”

  此前,拍拍贷完成信息积累的基础上,发布了基于大数据的核心风控系统“魔镜风控系统”,以更多维度构建模型,包括信用行为、网络黑名单、相关认证、网上行为数据、社交关系数据等,征信模式已初具规模。张俊表示,未来拍拍贷将突破单一的P2P网贷业务,发展征信、资产生成、财富管理等,逐步成为一个互联网金融集团。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获悉,快钱向央行提交了个人征信牌照申请。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互联网征信就是基于用户的互联网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后给出相应的个人信用评分;基于此,积累大量线上线下融合数据,并掌握一流算法、具备顶级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的金融大数据公司在征信领域有明显优势。

  行业竞争与合作并存

  尽管有业内人士认为个人征信牌照不会大规模放开,但还是有不少机构申请个人征信牌照。值得注意的是,首批获批的8家中,既有互联网或综合性互联网金融机构,也有第三方征信公司。因而,后续申请个人征信牌照的企业更多是什么类型也引起大家讨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催生了征信行业的发展。在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链条中,如何控制风险,如何对客户进行识别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征信将是互联网金融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设施建设。”考拉征信公司总裁李广雨表示。

  易观智库分析师沈中祥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由于个人征信信息收集的要求以及国家《征信业务管理条例》对于征信机构及业务的规定,未来申请个人征信牌照的企业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客观条件。首先是数据来源,具有强流量入口、强客户粘性的企业具有相当的优势,一些较早从事征信行业的企业也会占据优势;其次是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即使拥有海量的个人数据,也需要机构有将其转化为评级能力。

  许凌亦认为,征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时间、高投入、持续发展的基础业务,对参与者提出较高的要求,包括要对业务的持续投入有经济、资源等多方面的准备。征信方面,参与者需要肩负更大的社会责任,对于商业的目的和社会责任要相匹配。

  沈中祥分析指出,从发展格局来看,个人征信市场未来有一个蓬勃发展期,但会逐渐形成一个充分竞争与合作关系并存的市场格局。由于个人征信机构的行业属性,以及个人征信数据的来源各有侧重,个人征信信息的完整性在某一家征信机构中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故而充分竞争领域下的合作或将成为市场主体的共同选择。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