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三产增加值占GDP半壁江山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2015年07月16日 07:14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王辛夷

  经济学上通常把投资、出口、消费比喻为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三驾马车“跑”得怎么样?可以说直接关乎经济走向。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有喜有忧,希望、机遇、挑战并存。固定投资、进出口总额增速有所下滑,而消费则表现较为亮眼,名义增长10.4%。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都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抢眼,达到8.4%,让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万众瞩目之中,201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在昨日(7月15日)出炉了。

  最受关注的GDP增速基本符合各方预期,稳稳地守住了7%。值得一提的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反弹,房地产销售数据回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但不容忽视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投资数据延续了下滑趋势,PPI仍在负位运行。“三期叠加”不再是政府文件中生硬的新鲜词,从各项数据中不难感受到这四个字背后艰难和希望并存。

  刚刚参加了总理经济座谈会的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期密集出台的稳增长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缓和了经济下滑带来的各种压力。

  政府稳增长能否逆转低迷态势?房地产销售回暖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多大?中国经济在未来两年还将面临哪些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刘元春和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独家专访。

  关键词1.投资

    投资下滑成经济下滑核心因素

  NBD: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同比增长11.4%,仍然比较低,您怎么看待投资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刘元春:我认为投资下滑已经成为当前经济下滑的核心因素。

  具体来看的话,制造业投资增速为9.7%,比去年同期下滑了7.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为4.6%,比去年同期下滑9.5个百分点。

  投资的下降已经直接影响到需求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应国内消费需求最直接的数据,这个数据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另一个反映国内需求状况的进口增速数据在2015年出现了十分严重的下滑。

  所以说,在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引领下,总需求呈现加速回落的态势,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而且有强化的趋势。

  黄剑辉:投资当然很重要。首先我们从工业经济的基本框架来分析,传统的“三驾马车”中,外贸由于国际环境疲软,难以有所作为;消费方面,在八项规定实施后,政府消费难以有大的增长,消费提高主要是在保证了就业和收入增长以后,居民的自主行为,政府难以直接作用。

  只有投资,尤其是贫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性的投资,是政府可以着力的。

  所以,从需求侧来讲,中国经济的空间是比较狭窄的。但如果把目光转向供给侧,可以看到现状的确是像李克强总理所说的那样,可作为的空间很大。

  我们的三大产业与发达国家都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制造业,现状我们的制造业仍然是以中低端为主,要发展到中高端需要很多投资,这个投资并不是像很多人印象中的,与过剩产能直接相关的。目前中国的过剩产能大多是两高、低端产能,正在淘汰过程中。但此产能非彼产能,我们要投资的是需要提高的,下一步要发展的部分。

  NBD:这个过程会不会影响GDP增长速度?

  黄剑辉:这里面就涉及到政府目标的转换。以前一些地方政府紧盯GDP增速,稍微一慢就很着急。但如果政府将首要目标设定在,通过制度的变革,推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现代化,通过增加有效投资,改善生态和民生,那么GDP增速就是第二位的。

  一旦这个目标确定了,那就不用“闻投资丧胆”,应该投的领域就要投。举个例子来说,北京看病难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多建几家协和医院算得上产能过剩吗?当然不是。

  NBD:您说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来有效投资,您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在下一步稳增长政策中将扮演什么角色?

  刘元春:基础设施建设当然还是要起到支撑作用。我们看到现在投资数据有所改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投资的反弹。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可以增加有效供给,不直接反映在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上,通过增加有效需求,来防止目前经济下滑的趋势,防止出现崩溃式变化。

  关键词2.稳增长

    宏观经济触底迹象开始出现

  NBD:不只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在过去几个月中推出了很多稳增长措施,比如增加公共服务投入、货币政策更加宽松,您认为这些措施的作用会怎样体现?

  刘元春:其实从2014年四季度开始,常规性的微刺激政策已经在实施,主要是对于各类投资项目持续扩大,进一步明确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定位,同时陆续推出各类结构性改革。

  今年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各类微刺激政策全面加码,主要是在6大领域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力求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并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逆转了去年贷款增速回落的趋势。

  这在短期改变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模式,使得宏观经济止跌触底的迹象开始出现。我认为这些政策缓和了经济下滑带来的各种压力,会使上半年超预期回落的宏观经济三季度提前触底回升,四季度反弹。

  但由于外需持续疲软以及政策刺激效应的弱化,经济反弹的力度并不会太强烈,且持续的时间较短,宏观经济总体状况依然疲软。

  NBD:您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2016年中国经济将处在“不对称W型”周期调整的第二个底部,2017年将出现稳定的反弹,这是为什么?

  刘元春:短期来看,稳增长措施的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这并不能改变W型的整体趋势。

  稳增长加码产生的效应是递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民间资本的连带性没有那么强了。虽然基础设施投资在增长,但我们投资的总盘也在扩大,而且财政空间虽然还存在,但并不是无限的,特别是地方财政跟进的速度比较慢。所以说基础设施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是有限的,也是短期的。

  真正支撑经济增长,还是要靠民间投资提高。但是目前PPI负增长还在放大,制造业投资数据并不好,6月份房地产拿地数据也在下滑,未来如果调控不当的话,房地产投资还会存在变数。

  所以我们说稳增长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在明年,由于外部经济环境难以改善,新旧产业替代并没有完成,以及债务问题的持续发酵,明年一、二季度会更加艰难。但是熬过这段时间,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的运行体系就会发挥更大作用,经济运行也就会走出目前低迷的状态,真正步入到一个新的台阶上,所以说2017年将迎来复苏。

  关键词3.房地产

  楼市复苏将左右经济反弹走势

  NBD:您怎么看待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对于未来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刘元春:今年一到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在分化中基本延续了2014年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的格局。国房景气指数在销售量、投资量持续回落的带动下从2013年底的97.21持续回落到目前的92.4。到2015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和新开工面积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全国商品房房价与收入比从2013年和2014年的超过7倍,出现持续回落,这都说明房地产泡沫得到了阶段性遏制。

  但是同时房地产调整速度比预期要快,对宏观经济特别是对基层县域经济的冲击比预期要大。

  黄剑辉:房地产投资的发展应该分类来看。在一、二线城市,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而在较小的城市及农村,农村社区化也还有很大空间,未来的政策也需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分化。

  我们不能因为房子的面积够了就停止建设和发展,应该看到的,中国人口的居住环境以及居住质量和发达国家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在美国、德国的乡村,基础设施的密度、城镇化的水平都要远高于我国。在填补这一差距的过程中,围绕房地产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就会出现。

  NBD:我们看到近期房地产政策出现了明显的调整,这些变化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刘元春:仅仅是5月这一个月,全国销售面积就同比增长了15%,销售额增长24.3%,和之前的数据相比都有了很大提升。

  我认为在3月份以来极度宽松的房地产新政的调节下,房地产市场的底部提前到来,可以说下半年房地产复苏的速度左右着中国本轮触底反弹的时点和反弹的模式。这是因为房地产投资量占比太大,相应的产业拉动的力量太强大,如果房地产市场复苏出现夭折,这可能是中国经济不可承受的。

  此外,到底年底房地产销售数据的回转能不能够成功地传递到投资端,一、二线城市投资回暖能不能传递到三、四线城市,这都还存在变数。所以说需要政策的调整和新工具的出台,所以房地产对于下半年经济的反弹幅度和可持续性都有着重大影响。

  《《《

  解读专家:

  ◎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

  ◎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

  精彩观点1:

  稳增长政策缓和了经济下滑带来的各种压力,会使上半年超预期回落的宏观经济三季度提前触底回升,四季度反弹。

  精彩观点2:

  房地产对于下半年经济的反弹幅度和可持续性都有着重大影响。下半年房地产复苏的速度左右着中国本轮触底反弹的时点和反弹的模式。

  精彩观点3:

  从需求侧来讲,中国经济的空间是比较狭窄的。但如果把目光转向供给侧,可以看到现状的确是像李克强总理所说的那样,可作为的空间很大。

  精彩观点4:

  以前一些地方政府紧盯GDP增速,稍微一慢就很着急。但如果政府将首要目标设定在通过增加有效投资,改善生态和民生,那么GDP增速就是第二位的。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