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暑假+手机+熊孩子 爸妈们最不愿看到的组合来了

2015年07月03日 10:42    来源: 钱江晚报      徐洁 朱平

  明天就是暑假了,鹿姐姐有件事想问爸妈们:暑假+手机+熊孩子,你们的心情是怎么的?

  其实,在这个相当于暑假开始的一周,朋友圈里平时不常见的小人头们已经开始冒芽,什么金蝉脱壳图、什么萌娃聚餐会……从大人眼里看,就是屁大点的事都放到网上,熊孩子们在手机上投入的感情,就像本周二的股市,压抑了那么久,终于得到释放,还不反弹充分点。

  虽然在用手机这件事上,爸妈们未必比孩子有更多克制力,但你要说实话,看着身边熊孩子和你一样那么盯着手机,你到底爽不爽?

  这周,鹿姐姐在钱报教育微信升学宝上就做了个调查,“捉”了一群萝莉、鲜肉的爹娘,共计2300余名,问了一些关于孩子用手机的问题,终于发现了爸妈的真心。

  大部分爸妈说,对此是心塞的。当暑假激活了手机,74%的爸妈表示“挡都挡不住”,而把小火苗掐灭在萌芽阶段的有20%,还有6%的父母和孩子正在拉锯战中。

  其实,现在的孩子,很多从小学开始,就配手机了。但在学校,有老师看着,平时是不敢贸贸然拿出书包的。但到了假期,情况就不一样了。据家长观察,孩子在假期用手机,最多的是听音乐、看小说、看视频等,占到了近5成,位居第二位的则是“玩微信,上QQ”等社交用途,而手机的最基础功能——通话,只占到了12%,其中10%是“出门和家长保持联系”,用来联系同学的却极少,看来现在小伙伴间已经不流行煲电话粥了。

  虽然担心孩子整天盯着手机,但大部分家长还是采取口头约定的形式,觉得“这事得靠自觉”,只有7%的家长已经和孩子签好了手机使用协议。还是26%的家长,虽然想约束,但能不能实行心里还是没底。

  对于孩子用手机,家长最在意的还是“使用时间”,其次是“使用内容”,两者加起来超过了5成。

  在孩子用手机这件事上,杭州观成中学校长李洁就属于下手早的那拨父母。在闺女毕业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她和女儿约定,手机暂时收回,“如果她要参加小队活动或者出游,我再把手机还给她。”

  女儿今年正处在小升初的年纪,相处6年的同学要分开了,离别的情绪总会让这个暑假的联系更加频繁一点,“我也不会完全禁止,但盯着手机对视力不好,真的想和同学聊天,可以用iPad或电脑。”不过对此,她和女儿也有两点约定:1、手机密码必须让妈妈知道;2、妈妈需要知道你和同学聊些什么。“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但在青春期前的特殊阶段,有的时候还是需要家长把关。”李洁说。

  从调查显示,很多家长和她态度一致,孩子用手机,最担心的后果是:视力一泻千里(30%),其次是影响了作息(24%),当然还包括孩子的分辨能力低,上网学到不好的东西。

  不过也有7%的闺蜜、兄弟式父母出来替孩子说话:平时学业压力已经很大,大人也会通过依赖手机来减压,改善沟通,为何孩子不行。

  有自觉的孩子早早就为扫除父母顾虑,想出了自我约束的狠招。鹿姐姐一朋友这周晒出一张签着自己和女儿名字的手机使用规则,上面写着暑假每天玩手机不超过1小时,必须在做完正事之后玩手机,违反规则要停用手机7天等等……规则的制定者是在杭州时代小学上五年级的女生金鹭佳。调查显示,像佳佳这样自觉的孩子,有93位。

  朋友说,之前和女儿约定期末考试4门功课达到一定成绩,她用旧的那部智能手机所有权就归佳佳了。前几天一接到成绩通知,妈妈就爽快兑现承诺,不过留出一句话:“手机拿手上了,怎么用,你最好想想。”效率同样很高的佳佳,第二天拿出了“自行制定使用手机的规则”,两人像甲方、乙方一样,郑重地在上面签下各自大名。

  脑补一下签字画面,形式感是蛮强的。作为妈妈这么重视,朋友说,主要还是出于两点担忧:玩手机游戏久了,把眼镜看坏了。玩手机时间长了,孩子眼里的世界就小了。

  看得出,以前暑假,鹿姐姐的爸妈是防着我们看电视,现在么,电视已经不是大敌了,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才是小恶魔。

  当然想出签协议,不单是鹿姐姐这位朋友的奇思妙想,就在前一周,一条关于美国妈妈如何管理孩子用手机的消息就被爸妈盯上了(看看,爸妈花在手机上的时间真的也不少)。一位叫格雷戈里的男孩,在圣诞节获得了一份大礼——一只iPhone手机,在拿到手机的同时,他妈妈还附送了15条手机使用合约,里面涉及手机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密码一定要让妈妈知道的约定等。

  关于这事的真假,鹿姐姐一下子还无从考证,但这位妈妈睿智的语言,却是能给很多爸妈一些启发:

  ●这毕竟是一部手机,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学着过一种不带手机的生活。这样你就会比那些社交控、微博控更强大,因为你能够坦然地过一种没有手机和网络的生活。

  ●你根本没有必要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记录下来。好好过自己的生活,这些都会存在你的记忆当中的。

  ●网络实际上要比你想象的复杂,有些事情一旦发生了就很难去挽救,尤其是那种能败坏人名声的事情。 本报记者 徐洁 朱平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