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均获政府支持
■本报见习记者 乔誌东
“长久以来,我国政府将宏观调控的重心放在了实体经济加杠杆上,对虚拟经济持谨慎态度。但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资本市场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需要政府用心呵护。对于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各国政府往往第一时间给予支持。”近日,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美国政府对于股市大跌曾接连出台救市措施,而且毫不隐晦其救市意图。1987年10月19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跌幅达22.6%,创下自1941年以来单日跌幅最高纪录,6个多小时之内,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其价值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
当日,白宫相关官员发表讲话,称“美国经济运行状态良好”以稳定情绪;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表示“将保证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并立即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支持银行向股票交易商继续贷款,同时各大银行纷纷降低利率。
此外,本次股灾也孕育了闻名遐迩的“熔断机制”。1987年后,美国正式采取了熔断机制,是指对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某一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主要表现形式为暂停交易,如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任何一只股票只要在5分钟内涨跌幅达到10%,该股在所有交易所内都必须暂停交易5分钟。
除了美国,我国香港政府面对股市的大跌也是果断出击。1997年7月份,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在横扫东南亚后,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香港政府在一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隔岸观火,按兵不动,但在恒指跌了一年后,总体暴跌61%的时候,果断决定救市,当局调动港资、华资及英资入市,狂扫大蓝筹和期货,最终捍卫了联系汇率,维持了恒指、期指的稳定,让投机资本折戟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