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201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2015年06月29日 10:41    来源: 审计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2014年对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二重集团)201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中国二重集团本部及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重重装)本部、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安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安物业)等3家二级单位,并对有关事项进行了延伸和追溯。

  一、基本情况

  中国二重集团成立于1958年10月,2013年底注册资本23.56亿元,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20家、参股公司6家,主要从事大型金属铸、锻加工,矿山、冶金、化工、锻压、核岛等专用、成套设备制造与技术研究等。201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二重集团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中国二重集团整体产权无偿划入国机集团,成为国机集团全资子公司。

  据中国二重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反映,2013年底资产总额241.30亿元,负债总额221.96亿元,所有者权益19.34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净利润-32.48亿元,资产负债率91.99%,净资产收益率-90.88%,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37.43%。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了该集团2013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署审计结果表明,中国二重集团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下属企业上市,加强内部控制,强化产权管理,不断深化改革。审计也发现,中国二重集团在经营业绩、发展潜力、廉洁从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违规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业绩方面。

  1.财务收支方面。2008年至2013年,中国二重集团本部及下属万安物业、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路运业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将商品房预收款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签订虚假购销合同虚增收入成本等,造成收入多计1.69亿元,成本费用多计1.86亿元、少计0.72亿元,由此导致6年间多计利润0.55亿元,其中2013年多计利润0.49亿元。

  2.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部署方面。2007年8月,下属二重重装在二重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成都)总部(以下简称成都工程研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中,超出备案内容违规建设集团总部办公用房等3.41万平方米(占该项目备案总建筑面积的18.01%)。

  3.内部管理方面。

  (1)中国二重集团实施的27个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有25个项目超过批复的建设期,7个项目超计划投资。

  (2)2008年至2013年,成都工程研发中心大楼等项目签订的81份合同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涉及合同金额5.84亿元,其中2013年54.99万元;2009年至2010年,成都工程研发中心大楼电梯采购及安装工程等5个项目在招标过程中,违规改变中标结果,涉及合同金额1.71亿元。

  (3)2008年至2012年,由于中国二重集团及下属企业疏于监管,6家中标单位将成都工程研发中心大楼内部装饰工程等17个项目违法转分包给50家施工单位,涉及金额2.88亿元,其中3家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

  (4)2010年,下属二重重装生产的620台齿轮箱,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原因长期积压,涉及产品成本5.33亿元。至2013年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1亿元,并支付仓库租赁费241.79万元,面临损失风险。

  (5)2010年,下属二重重装在购买进口锻件过程中,由于技术合同起草、现场生产质量监控等环节未严格履行职责,造成进口锻件因质量不符合生产要求未能使用,损失2252.90万元。

  (6)2009年至2013年,下属二重重装未严格执行集团内部《物资供应管理规范》、《供方管理程序》等制度规定,与非合格供方签订采购合同24816个,涉及金额82.09亿元(占全部相关业务采购合同总额的61.14%)。

  (7)2009年至2013年,下属二重重装未严格执行公司招投标、比价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未对单笔采购金额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11 593个合同进行招标,涉及金额129.49亿元(占比98.31%),其中从非合格供方采购78.68亿元。此外,二重重装在外部协作中也存在未按规定招标采购的问题。

  (二)发展潜力方面。

  1.2006年至2010年,下属二重重装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备案了5个项目,批复总投资52.78亿元,计划于2007年至2013年6月完工。但由于前期准备不充分、部分产品的生产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和银行贷款不到位等原因,上述项目建设缓慢,至2013年10月,实际完成投资16.86亿元,未能实现预期建设目标。2014年4月,二重重装决定对上述项目未实施部分不再实施。

  2.2008年,下属二重镇江公司开始建设镇江出海口基地项目,项目一、二期工程备案投资52.05亿元,计划2014年末完工。由于项目投资规模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等原因,项目建设基本停滞。至2014年5月末,已完成投资38.48亿元,其中21.63亿元资产闲置。另外,因拖欠工程款6796.74万元产生违约金、诉讼费等2042.28万元,形成损失。

  (三)廉洁从业方面。

  2013年,中国二重集团部分下属单位违规购买礼品或列支旅游、美容会所消费等支出50.20万元。

  三、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审计署2011年对中国二重集团审计发现的问题中,中国二重(德阳)万航模锻厂虚增收入成本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制度不健全等3个问题部分尚未整改;库存产品账面余额与实物实际库存不一致、工程项目未按规定公开招标、工程项目招标未编制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项目承建方存在转包等4类问题仍有发生。

  四、审计处理及整改情况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中国二重集团具体整改情况由国机集团向社会公告。


(责任编辑: 韦伟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