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首度境外“落子”,中小企业踊跃“海淘”——
在监管政策逐步放开的背景下,不少保险企业开始“出海”寻找投资机会。这一方面是由于境外融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则出于对投资收益的考虑。“走出去”的保险企业要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上多下功夫,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保险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和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
中资保险企业迈出了“走出去”的实质性一步。日前,中国人寿保险(新加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新国十条”出台以来,首家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中资保险企业。加上近期多家中小险企获得境外投资牌照,我国保险企业“出海”活跃度日益提升。
海外布局“风起云涌”
近日,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复弘康人寿境外投资的资格,这也是去年以来第九家获得境外投资资格的中小险企。保监会批复显示,同意弘康人寿聘请太平资产管理(香港)为境外受托人,聘请工行为托管人。监管要求弘康人寿,应当统一配置境内外资产,合并计算大类资产和具体品种投资比例,确保符合监管要求。
从2012年10月《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印发,到2014年8月“新国十条”明确提出拓展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范围,我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投资规模也持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末,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余额为239.5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65.8亿元),占保险业总资产的1.44%,比2012年末增加142.55亿美元,增幅为146.96%。
从投资区域来看,保险资金主要以投资香港市场为主,港币资产占比较高,超过64%。从投资的品种来看,权益类资产是主要投资品种,在股票、股权和权益类产品中占比较高;另外,不动产的占比大约是20%左右,还有一些银行存款和债券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这表明,我国保险机构逐步开始保险资产全球化和多元化配置,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活跃度与影响力日渐提升。”相关业内人士认为。
纷纷“走出去”为哪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新国十条”鼓励中资保险公司尝试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风险保障。同时,支持中资保险公司通过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多种渠道进入海外市场,“险企可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尽快提高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此外,保险企业得以“走出去”也和有关政策逐渐放开相关。保监会今年3月制定的《中国保监会关于调整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了拓展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受托投资范围,将其受托集团内保险资金投资境外的市场,由香港市场扩展至《细则》允许的45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同时,增加香港创业板股票投资。
不仅政策环境利好保险公司“走出去”,而且,这也是保险公司自身的需求。“在监管政策逐步放开的背景下,不少险企在投资养老地产、债权计划、股权计划以及信托计划外,开始‘出海’寻找投资机会。”业内人士表示,比如境外买楼置地、海外并购等,“这一方面是由于境外融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则出于对投资收益的考虑。”保险业一季度数据显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达2135.3亿元,同比增加1251.9亿元,增长141.7%,平均收益率2.23%,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
“内外兼修”抵御风险
“走出去”必然伴随着新的风险。为此,保监会于今年3月调整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有关规定,以加强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监管,进一步扩大保险资产的国际配置空间,优化配置结构,防范资金运用风险。
“随着投资海外的闸门打开,更多的险企会转向机会颇丰的海外市场。监管层有责任帮助他们分散投资风险,以获取更稳定的投资收益。”庹国柱认为,监管层要根据投资的情况,及时发出一些风险预警。
另外,“走出去”的保险企业要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上多下功夫。“‘走出去’的工程项目、企业和人员越来越多,他们更需要自己国家的保险公司能够在当地为他们提供方便和价格低廉的保障服务。”庹国柱认为,保险公司要从此处着眼,尽快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保险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和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为海外市场布局做好准备。(经济日报 记者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