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执笔 李晓
【农村金融时报】
在翘首等待中,农商行距离资本市场又近了一步。近日,根据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江苏张家港农商行、吴江农商行、常熟农商行、无锡农商行、江阴农商行等10家中小银行上市审核状态已进入“已反馈”阶段。尽管接下来农商行还需逐一完成见面会、预披露更新、初审会、发审会等4个步骤,才能正式登陆A股市场,但每一次前行都会缩短其上市的距离。
历经七八年的坎坷,农商行在迈向上市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资产规模、风险防控、公司治理等方面成绩斐然,江苏5家排队上市的农商行也成为了我国农信社改制成功的典范。然而,当下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与农商行自身缺陷的矛盾日益凸显,农商行上市的需求更加迫切。
在经济步入新常态时期,宏观经济增速的减缓导致外部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吸储、放贷两头难。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商行负债成本不断上升,利差收窄压力倍增,这对以利息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商行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加之近几年众多银行延伸服务触角,抢占农村金融市场,逐步挤压了农商行的生存空间。
相比大型商业银行,农商行资本的有限性使其在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处于明显劣势。一方面,由于“喂不饱”扶持壮大后的企业,农商行留不住大客户,常常给其他银行做嫁衣裳;另一方面,农商行为吸储存款利率上浮远高于大银行,导致其长期以能够获得低成本资金反哺“三农”的优势不断下降,进而很难通过扩大市场规模抵消收入下滑的压力。
因此,让农商行尽快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自身补血,显得十分重要,也是检验其改制成效的重要一环。
然而,对于进入资本市场,业界有所担忧:上市后,农商行或将更为关心扩大规模,谋求自身发展,削弱支农力度。实际上,农商行定位于“三农”、中小微企业,做强本土市场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最优选择。我们认为,进入资本市场只是农商行做大资本的一种途径,最终目的仍是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提出,当前在鼓励涉农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比例的同时,对支持“三农”、中小微企业的农商行却并未放行,这是一种政策的错位。
农商行能否搭上牛市班车,品尝到资本市场的甘甜,取决于监管的适时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