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十岁益民基金昙花一现 陷整改泥潭曾四年未发新基

2015年06月12日 10:31    来源: 中国网财经     佚名

  从1998年我国首家基金公司成立,二十年间公募基金业经历了成长期、黄金发展期,每家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故事。2015年,其中8家基金公司踏入“十岁”年龄,虽然它们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然而10年之后,各家基金却境况迥异。中国网财经从资产管理规模、基金业绩、人事变动等多个角度解读基金公司的十年发展,推出《基金十年沉浮录》栏目,本篇我们关注的是——益民基金。

  中国网财经6月12日讯 益民基金成立于2005年12月,至今已近十年时间,公司成立以来规模增长缓慢,2015年一季度资产管理规模为42.34亿元,在同行业中处于下游。

  十年间,益民基金经历了一次长达两年时间的整改,连续四年未发行新基金产品,高管和投研团队也频繁“换血”。人才流失、业绩下滑、规模缩水的恶性循环,让益民基金错过发展黄金时期,规模和业绩至今未有起色。

  规模增长缓慢 2007年昙花一现破“百亿元”

  益民基金成立初期规模暴增。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06年年底,益民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5.88亿元,2007年规模攀升至十年内的巅峰,达到132.23亿元,也是其规模首次破百亿元。

  2008年,益民基金业绩暴跌,规模也随之大幅缩水至56.94亿元,之后一蹶不振,一直徘徊在50亿元附近。2015年一季报显示,益民基金规模为42.34亿元,在8家“十岁”基金公司中排名垫底。

  十年来,益民基金大部分时间里的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下,规模排名也一再滑落。数据显示,2012年二季度,益民基金43.9亿元的规模在68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56位。至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公司已扩至94家,而益民基金管理规模三年来有减无增,规模排名跌至71位。

  旗下基金业绩排名落后

  益民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缓慢与其旗下基金业绩落后不无关联。2006年益民基金旗下仅1只基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06年该只基金盈利889万元。2007年大牛市的到来,益民基金借势捞金,旗下3只基金当年盈利37.17亿元,这是益民基金成立以来业绩最辉煌的一年。

  随后,2008年益民基金亏损67.39亿元,2009年盈利33.19亿元,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亏损,2013年益民基金业绩翻红,盈利5.65亿元。2014年益民基金旗下6只基金共盈利7.73亿元,但在可统计业绩的93家基金公司中排名落后。

  受累整改连续4年未发新产品

  除旗下基金业绩落后外,益民基金两次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整改也拖累了公司管理规模增长。

  中国网财经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公开信息显示,2008年下半年,北京证监局在对益民基金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公司存在治理方面的问题,要求公司进行整改。期间,益民基金仍不断冒出需要整改的新事项,2010年北京证监局再次发文要求益民整改。直至2010年8月,益民基金发布公告称,整改工作已于5月底完成。

  2008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益民基金被责令整改期间,连续4年未发行新基金产品,这在基金行业十分少见。经历了长时间整改的益民基金,付出了昂贵代价,此后规模和业绩均未有起色。

  公司高层动荡 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期限不足两年

  股东方频繁变也是造成益民基金规模持续落后的另一原因。

  中国网财经记者在翻阅过往资料时发现,益民基金成立初期,股权便遭股东“抛售”。2008年3月,益民基金股东之一的华夏建通将其持有的20%股权出售给中山证券。2009年6月,重庆路桥也退出了益民基金股东阵营。益民基金股东频繁更换,造成公司管理层持续动荡,投研团队缺乏稳定性成为益民基金最大“暗伤”。

  在益民基金股东变更的两年时间内,公司先后有两位基金总经理离任。2009年4月,益民基金第一任总经理刘义鹏离任,由副总经理宋瑞代任总经理一职,直至2009年年底祖煜正式出任第二任总经理。2010年12月,祖煜离任,距离其上任仅一年时间。2011年年初,公司第三任总经理雷学军上任。此后公司投资总监刘杰文、基金经理张涛、郑可成、邹积建等投研骨干先后离任,益民基金旗下基金业绩、规模一蹶不振。

  “老将”先后离职,益民基金基金经理队伍陷入“青黄不接”的窘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一季度,益民基金旗下有7只基金,在任基金经理仅6位,平均任职期限不足两年。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