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多点执业渐趋松绑 民营医院分享医护人才蛋糕?

2015年05月26日 06:2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6日讯(记者 臧允浩)今年年初,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这一政策无疑拉开了医师多点执业改革的序幕。今年3月以来,广东相继推出医生、护士多点执业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多点执业的萌芽期,民营医疗机构也没闲着。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近期,广州扶元堂中医医院表示,将继续向希望多点执业的医生“抛橄榄枝”。而广东博爱医疗集团辖下的四间医院,目前已吸引20多名专家多点执业。

  此外,健康管理机构爱康国宾也不甘落后。今年4月,爱康君安广州旗舰中心揭幕并签约著名胃肠道疾病专家林锋等三位岭南名医创立“私人医生工作室”。

  有媒体评论称:“按这个趋势下去,就可能形成民营医院对公立医院的人才分享乃至虹吸效应。长此以往,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从而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

  广东试点多点执业:从医生到护士

  今年1月12日,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旨在通过放宽条件、简化程序等措施推进医师合理流动。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3月12日,广东省对已经试点多年的医生多点执业政策进行“调整”。新政提出,医生多点执业的单位不作限制,且不必经过医院批准,只需跟医院“打个招呼”即可“拎包从医”。

  据悉,广东从2009年开始试点医生多点执业。近日,据新快报报道称,截至2014年年末,广东省办理多点执业注册的医师共7421人次,“今年的医生多点执业人次正在统计,因为3月份出台新政正式放开多点执业后,只需要向供职医院 打个招呼 就可以到其他医疗机构执业,不再需要经第一供职单位审批同意,所以这个阶段的统计数据可能会比实际数要少。”

  广州市卫计委党组书记唐小平曾表示,广州2009年开始试点,医生多点执业登记备案已经有好几年,但尝试的医生仍属少数、并非主流。

  除了医生外,护士多点执业的尝试也已随后展开。日前,广东省卫计委发布《广东省持续改善护理服务重点工作方案》,继放开医生多点执业后,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护士多点执业。

  对于护士多点执业这个新探索,业内人士指出,医院本身护理服务的短缺,仍需护士加班解决,护士的精力也很难允许多点执业。

  广州南方医院惠侨科护士长何湘军认为,多点执业更适合“体制外”的护士,对公立医院的护士来说,可操作性较小。她认为,从日常护理工作来看,不管是“朝九晚五”还是“三班制”,护士都不是“自由人”,并无空余时间,没有更多精力。何湘军还表示,其实,医院内部会鼓励护士到人手不足的科室去帮忙,也提供补贴,但很少有护士有时间和精力应付。

  试点两个月:效果尚待观察

  作为较早吃螃蟹的省份,广东的多点执业政策已经实行两个月,如今进展如何呢?

  5月21日,据新快报报道称,记者随机调查了市内二十余家“三甲”公立医院,得到的回应是,目前尝试多点执业的医生极少,一些医院不愿意回应具体数据。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有在院内登记的多点执业医生约十余人,都是在3月政策“松绑”前按照2012年文件要求审批登记,基本是在与院方有合作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没有自发外出多点执业的备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三甲”医院表示,尚未有医生在院内报备多点执业。也有医院对多点执业问题三缄其口,表示无法给出具体的报备人数。

  此外,据信息时报报道,记者5月22日咨询市内多家三甲医院,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两个多月来,仍未有医生主动报备。海珠区一家三甲医院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个别院领导支持多点执业,但医院管理层对此态度并不一致。“医院的骨干专家外出,直接影响到医院的专家队伍管理和效益,目前医院还没找到骨干专家‘出走’后的最佳管理办法。”

  该人士称,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特别是学术领头人。“他们在行业内有较好的口碑,是医院争抢的对象,对多点执业有顾虑。因为‘出走’可能被视为‘有二心’,第一执业单位给他的地位和重用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再者,第一执业单位有大量任务和工作量压给骨干专家,他们也分身乏术。”

  而在护士多点执业方面,其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新快报报道称,时间精力因素是一线护士考虑多点执业问题的第一切入点,多数护士肯定这个方向的探索,但坦言“有心无力”。也有护士对多点执业表现出兴趣,希望借此发现“更多可能性”。还有护士期盼,多点执业能吸引基层护士到三级医院执业,缓解三级医院的护理压力。

  民营医院瞧准人才蛋糕?

  数据显示,欧洲国家平均每1000名患者拥有3.5名医生,美国每1000名患者拥有2.2名医生,而中国仅1.45名。另一组数据是,2014年我国门诊和住院数量分别较上年增长10.9%和8.3%,明显高于医生数量的增长率4.9%,也高于护士数量的增长率6.3%和床位数的增长率3.9%。越是优质的医疗资源就越稀缺。看病就医难,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困境。

  多点执业的松绑让很多民营医疗机构看到了机会。近日,民营医疗机构广州扶元堂中医医院表示,他们将继续向希望多点执业的医生“抛橄榄枝”。而广东博爱医疗集团辖下的四间医院,目前已吸引20来名专家多点执业,涉及肿瘤、康复、针灸、不孕不育、妇科、产科等学科,是广州吸收多点执业最多的民营医疗机构之一。

  爱康国宾也不甘落后,今年4月,爱康君安广州旗舰中心揭幕并签约著名胃肠道疾病专家林锋等三位岭南名医创立“私人医生工作室”。

  据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介绍,在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模式试验取得成功后,将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迅速复制。

  张黎刚介绍,在中央有关“多点执业”的政策出台后,国内各地也先后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实际上将稀缺的名医资源推向市场的有效模式。“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国家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但名医专家们还没有大胆地走出来。”

  对于民营医疗机构的参与,新快报在一篇《医生“多点执业”:像打车软件那样撬动改革》的评论中指出:“按这个趋势下去,就可能形成民营医院对公立医院的人才分享乃至虹吸效应。长此以往,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从而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

  该评论还提到“虽然目前多点执业的医生仍属‘非主流’,但只有这种流出、分享机制存在,并且这种分享、流出越来越畅通,就会产生实质的变革”。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