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家开发银行:互联网+开发性金融 国家助学贷款圆梦百万学子

2015年05月21日 16: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一、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十年成就

  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教育主办、金融支持的一项政策性贷款业务,同时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国策。国家开发银行(简称开行)承担国家助学贷款这项国策以来,秉承“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使命,在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不断开拓创新,一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在毫无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具有开行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助学贷款发展之路。从2005年至2014年,开行助学贷款年发放金额从7.1亿元增加到146.88亿元,年签订合同数从15.36万份增加到243.96万份,年回收本金从不到100万元增加到76.91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010年的10.72%下降到2014年的0.62%。至2014年底,开行助学贷款已累计发放692亿元,支持学生1239万人次,覆盖26省、1960个县区、2782所高校,成为了全国助学贷款的绝对主力银行。

  开行助学贷款得到各级领导及贷款学生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网易财经、凤凰财经、中国日报、西藏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等数十家各类媒体也对开行助学贷款进行了大量报道。中央领导指出: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对于推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开发银行做了大量工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开发银行对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办了教育部想办而办不了的事情,开发银行对教育事业有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恩”。陕西省汉中市学生王惠发来感谢信:“助学贷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是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信念和生活上的勇气,我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过上幸福的生活,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开发性金融机制创新

  (一)国家助学贷款初期情况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于1999年起步,通过银行、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签订贷款合同,银行以低息向贫困大学生提供贷款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确保“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至2004年6月底,发放贷款为52亿元,受贷学生80多万。

  但在2002年第一批贷款进入还款期后,贷款学生违约现象严重,不少银行超过30%,个别达50%以上,自2003年起高校助学贷款开始趋于停顿。究其原因,有学生信用意识薄弱、违约率较高,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凸现,银行采取紧缩政策等表象原因,但更深层原因是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政策性要求与承办商业银行在经营目标、运行机制及运行规模不相符的问题。

  (二)助学贷款特点与开行特点

  根据前期5年运行情况,可看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存在客户群信用结构不完善,客户数量大、地域分散,单笔贷款金额小,业务广受欢迎、增长潜力大等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的特点。若当时开行全面开展助学贷款业务,同样存在自身不足,包括:机构网点少、需依赖外部机构,已有系统无法适应助贷业务的特点和操作模式等问题。

  (三)开发性金融的创造性思维

  为响应国家惠及民生的使命,开行创造性的提出了以信用建设为指导,以助贷机构和平台建设为依托,以风险分担和补偿为保障的业务模式。通过信用建设增强贷款学生的还款意识,通过助贷机构和平台建设弥补开行营业网点少的问题,通过风险分担和补偿保障确保助贷业务长久持续发展,通过开发性金融的创造性思维,开行迅速承担起全国助学贷款业务的使命和责任。

  自2005年开办助学贷款以来,开行不断深化完善机制,历经破题、探索、起步、提速、突破、巩固、管理、完善、服务、升级等阶段,在毫无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具有开行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助学贷款发展之路,已成为了全国助学贷款的绝对主力银行。

  三、基于互联网的IT支撑

  (一)开行助学贷款系统概况

  国家开发银行于2008年开始建设助学贷款IT支持平台,经过七年多的探索,形成了助学贷款业务系统与学生在线服务系统相结合的IT支持模式,涵盖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和高校助学贷款两大业务,将IT系统触角延伸至全国各级资助中心、各大高校和广大学生客户,以互联网串联起庞大的贷款服务网络,以有限的机构及人力实现了海量助学贷款业务处理,逐步形成了具有开行特色的助学贷款IT支持平台。

  系统建设经历了摸索、创新、优化三个阶段:2008-2009年系统建设在摸索中前行;2010-2011年系统建设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基于互联网技术,建设学生在线服务系统,打开自助办理通道,引入第三方支付,扭转面向个人的零售结算困境,业务因此呈现出爆发性增长;2012至今,在初具雏形的系统架构模式上,从安全性、便捷性入手,配合业务政策调整,开始全面进行系统优化完善。今年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层面上,系统建设将启动实施自助服务平台的改版,以全新的形象将助贷系统推向公众,同时启动自动化核算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二)开行助学贷款系统主要特色

  系统具有数据集中、服务便捷、结算丰富、流程标准等特点。作为全国最大的助学贷款受理行,开行积累了庞大的学生、贷款数据,实现了全国数据的大集中,并与教育部共享信息,为数据统计和决策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定期将征信数据发送至人行征信中心,促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此外,通过95593呼叫中心、QQ、微信、邮件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咨询及支持。为了便于学生还款,创新性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展支付结算手段,克服传统代理行代理结算模式时效性低的缺点。形成了以支付宝为主、银联POS为辅的支付结算格局,为开行民生业务的代理结算支付开辟了新方向。

  四、助学贷款发展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党中央这一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重要判断,同样适用于助学贷款工作。为了适应助学贷款的新常态,未来开行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打造助学贷款“三张网”:

  一是深度挖掘发展潜能,构建教育公平保障网。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开行助学贷款覆盖,覆盖深度还有待挖掘,个别地区仅有高校助学贷款,可以研究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部分国定贫困县或连片贫困地区的覆盖比例还未达全国平均水平,应予以政策倾斜等等。同时,学费“限涨令”的放开,势必使贫困学生对助学贷款的需求提升,可以尝试开展政策性助学贷款和商业助学贷款相结合的混合助学贷款。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部署贷款风险防控网。进一步深化完善“三段信用联结机制”。在生源地与就学地环节,推动建立以IT系统为基础的“校地联动”工作机制,融合高校与县级资助中心各自优势,协同做好本息回收工作。在就业地环节,继续推广借款学生专场招聘会,并通过小额贷款等金融支持手段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提高学生还款能力。最后,以个人征信系统为纽带串联起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征信系统的惩戒和警示作用,促进校园诚信氛围和社会整体信用环境的建设。

  三是利用技术手段突破机制瓶颈,建立便捷高效服务网。深化“互联网+开发性金融”助学贷款平台应用,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提高贷款业务办理便捷性;利用大数据分析,增强风控,降低学生违约风险。目前,部分地区基层资助中心建设一直滞后于助学贷款的发展,将充分利用技术手段突破机制瓶颈:通过系统功能升级,引入身份证读卡器、高速扫描仪、手机APP等技术手段,提高办理效率,减轻基层资助中心的工作压力;通过强化“95593助学贷款呼叫中心”工作职能,使呼叫中心成为学生和家长咨询首选渠道,减少基层资助中心咨询工作量;通过优化还款流程,丰富还款渠道,延长还款时间,方便资助中心进行贷后管理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开行助学贷款经过十年的探索,通过“政、教、银”三方合作,创造了以机制建设为核心、以信用建设为手段、以系统建设为支持、以风险补偿和分担为保障的业务模式,实现了助学贷款的健康较快发展,帮助数以千万计的贫困家庭孩子走进大学校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庄严承诺。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