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熟人聊天(这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女士),偶尔说到了股市。她把她的钱交给了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而这个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成绩令人意外。从去年6月到今年4月这段时间,私募基金经理为她赚到了10%的收益,而同时整个市场上涨了大约120%。
这位女士并没有埋怨她的投资经理,并为他辩解说,那个家伙虽然在牛市表现得糟糕透顶,但在熊市的时候却很出色,在股市下跌的黑暗岁月里,他偶尔还能获得一点正收益。
而那个“基金经理”对自己不理想表现的解释则是,他是个价值投资者,所以在非理性的股市里表现得并不好。
在为这个问题找到答案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排除一些可能的道德风险。
因为那位女士的私募基金经理并不是正牌的,他们只是认识。这个经理在一家券商工作,业余为熟人做投资。因为没有透明的报表可查,所以这类投资经理完全可以在牛市中用投资人的钱赚了钱,再说他的收益率很低,而中间收益差额被这个家伙放到自己腰包里了。
我非常不赞成投资者用这种私人委托投资的方式,这大概是把委托双方的关系搞到法庭上去的最有效方法。当然,也许我想的太阴暗了。
不过,那个投资经理也许没说谎。投资者在强劲上涨的股市中,的确很难跟上市场的步伐。这种现象不单个人投资者,在机构投资者中也很普遍。你可以查一下公募基金近一年的投资成绩,能战胜指数的公募基金大概不到1/5。
这种市场现象让人想起丹尼尔·卡奈曼在他的著作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关于人输给鹦鹉的试验。
试验中有一枚灯泡,它可能闪绿光也可能闪红光,绿色和红色出现的比率是4:1,而到底闪什么颜色的光是随机的。参加试验的人要猜测灯泡到底呈哪种颜色,猜对了会获得一美元的奖励。
人们在参加试验之前被告知灯泡颜色的出现概率。同时参加的还有一只鹦鹉,这个小家伙猜对了会获得食物。
比赛中绝大多数受试者都输给了鹦鹉。这是因为人们知道灯泡颜色的出现概率。每当绿色出现地比较频繁,受试人就会猜灯泡会闪红光,结果这种猜测往往不正确。而鹦鹉不知道这种概率,由于条件反射,它每次都猜绿灯。
在牛市中,鹦鹉就类似于市场,而那些愚蠢的人类就像投资人。
而在熊市中,基金经理的收益要比市场好一些,权重最大的原因不在于他们是什么价值投资者,而是他们经常买进卖出造成他们离场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如果股市一直下跌,那么投资者只要持有现金就可以战胜市场,这要容易地多。
在熊市战胜市场最极端的例子是美国2008年投资基金收益冠军托马斯·福雷斯特。
这个中年人管理着一只规模达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基金,市场稍微有点不对劲他就卖出股票买入最保险的债券或者手持现金。但是,这种操作方式让福雷斯特在2003年至2007年之间的投资成绩糟糕透了,他整整输给指数30%。
也有个聪明人对我说过他的完美投资策略,那就是,在牛市的时候买指数基金,在熊市的时候把钱交给保守的基金经理,那样从总体上就可以战胜市场了。
这个投资策略够有想法,但是不够实用。这是因为,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是牛市,熊市又会在什么时候到来?简单地翻译一下,这个聪明的投资方式就变成了:在股市上涨的时候买股票,在股市下跌的时候拿着现金—这就像那句选择恰当的时机投资股票市场的原理一样,很聪明但是是句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