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放管并举 债市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

2015年05月14日 07: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新国九条”从发展与规范并举的角度,对债券市场发展提出四点要求,包括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强化债券市场信用约束、深化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和加强债券市场监管协调。一年来,相关领域的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也存在市场分割、“多龙治水”等问题,改革继续深化需要更强的推动力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在直接融资、促进资金的活水引向实体经济、分散金融风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国九条”发布一年来,债券市场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也存在不少改革难题。

  品种更加丰富

  “债券品种较少、缺乏创新是债券市场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招商证券研究员孙彬彬认为,一年以来,债券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创新产品,特别是去年7月,首只在交易所发行的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平安银行1号小额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

  “平安1号”是一个跨市场发行的产品,在发行方式和结算方式上都有较大创新,对于盘活银行信贷存量、推进监管部门协作、联通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具有积极意义。而在此之前,因为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相对割裂,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只能在银行间上市流通,“平安1号”的发行标志着债券市场在实现互联互通的道路上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为了完善公司债券的公开发行制度,发展适合不同投资者群体的多样化债券品种,中国证监会在今年1月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在新的管理办法中,发行主体被放宽,范围扩大至所有公司制法人,商业银行也被列入其中,这被业内看做是最大突破,给予了更多企业在交易所融资的机会。此外,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得以完善,投资者群体被区分为面向公众投资者和合格投资者,债券产品的发行和交易的层次更加清晰,市场运作将更加规范。

  信用约束加强

  除了创新产品设计,在加强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与监管合作方面,监管层也做出了努力,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在去年11月联合发布了债券统计制度,债券市场监管合作迈出重要一步。

  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信用债违约事件时有发生。今年4月份,首只违约的国企债券“11天威 MTN2”,意味着国有企业的风险由国家兜底的局面将逐渐改变,“刚性兑付”正在逐渐打破。民生证券研究所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这意味着只看收益率、不顾风险的时代正在结束,但阵痛换来的将是市场的理性健康发展。投资者在投资债券时,应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的品种。

  中诚信国际研究部总经理张英杰认为,违约事件的增多,有利于信用评级结果准确性的提高,因为只有信用评级机构能够及时有效地揭示风险,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市场仍存分割

  “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债券市场发展成效显著,然而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新国九条”提出,要加强债券市场的监管协调,然而“多龙治水”情况目前仍然存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债登”)有关人员表示,目前涉及我国债券市场监管的相关机构主要有5大部门,包括财政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以及证监会,多部门监管很容易导致监管范围不清晰、效率低下。招商证券研究员孙彬彬认为,“多龙治水”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竞争关系,然而监管范围需要进一步厘清。

  此外,市场分割也是未来亟待突破的一大瓶颈,一年以来,虽在实际操作层面有了一些破冰之举,但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仍然任重道远。中债登有关人士表示,当前债券市场存在3个交易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其中银行间市场占主要地位,而交易所市场由于交易机制、市场化程度以及投资品种等问题,发展远远落后于银行间市场,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差距也较大,发展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

  “市场分割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债券市场发展。”在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分析师徐寒飞看来,“由于交易品种和机制不同、清算托管方式不同,导致不同市场间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收益曲线,今后的突破点或许可以从跨市场品种开始,实现交易方式的转变,逐渐将几个市场完全打通。”(经济日报记者 曹力水)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