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5年春季)》(以下简称《报告》)称,2014年,中国外贸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2015年,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具备增长的基础条件,但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没有根本改变,挑战和压力还在增大。
同时,中国外贸发展仍具备一系列有利因素和条件。《报告》称,中国政府将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改善财政和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外贸发展,2015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有望实现相对稳定增长。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赵晓娜
◎数据
民企对出口增量贡献率105.7%
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矛盾凸显。《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努力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对外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结构继续优化,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成绩来之不易。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3030.4亿美元,增长3.4%,比全球贸易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也高于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巴西等主要经济体增速,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2.7%,比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不过,在全球贸易总体下滑的背景下,这种向好的局势在2015年初并未得到延续。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9042亿美元,下降6.3%。其中,进口大幅下降17.6%,降幅创2009年以来同期新高;出口保持增长4.7%的增长势头,但增速较2014年全年回落1.3个百分点。
值得欣慰的是,民营企业成为拉动出口增长主力。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3154.1亿美元,下降6.1%,其中出口增长12.2%,对出口增量贡献率达到105.7%。国有企业进出口1578.3亿美元,下降14.4%,降幅大于整体进出口8.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4309.2亿美元,下降3%。
◎分析
全球化调整出口压力增大
而提及2015年外贸形势,《报告》指出,综合国内国际环境,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具备增长的基础条件,但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没有根本改变,挑战和压力还在增大。
“在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球化进入调整阶段。”《报告》称,2012年以来,全球贸易量增速连续3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15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但仍明显低于1990年以来5.1%的平均增速,且这一预测仍面临下调的可能。2015年前2个月,世贸组织监测的70个主要经济体出口额同比下降9.1%,为6年来首次下降。
而具体到国内,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面临双重挑战。《报告》指出,中国高端出口产业遭遇来自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更大竞争压力,中低端出口产业面临周边新兴经济体追赶,一些在华投资企业产能向发达国家回流和向周边新兴经济体分流,竞争优势有所弱化。
而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国家把汇率作为提振出口、刺激经济的重要工具,力推本币贬值,导致人民币被动大幅升值,严重影响了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些自贸协定对协定外国家的产品歧视和排斥较多,形成规则壁垒,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较大。
另外,贸易保护主义依然高烧不退,贸易限制措施有增无减。据世贸组织统计,截至2014年10月中旬,20国集团正在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达962件,比一年前增长了12.4%。据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监测,全球保护主义措施中超过1/4对中国出口产生影响。
◎前景
2025年“一带一路”贸易将达2.5万亿美元
不过,《报告》也指出,中国外贸发展仍具备一系列有利因素和条件。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出口产业链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出口的产业基础坚实。近年来装备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资本品、中间品出口有望迎来繁荣期。
实际上,近年来,装备制造业成为出口的重要增长点。2014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6%。装备制造业依靠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开拓国际市场,电力、通讯、机车车辆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10%以上。纺织品、服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851亿美元,增长5%。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从倡议逐步走向落实,将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投资注入新动力。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到1.12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26%。初步预计,未来10年这一数字有望翻一番,突破2.5万亿美元。
“综合来看,在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情况下,2015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有望实现相对稳定增长。”《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坚持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改善财政和金融服务,通过商建自由贸易区等方式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将有力地促进外贸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正式启动,包含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泛珠区域、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大区域的通关一体化已覆盖全国。7月1日,“通关一体化”改革有望进一步深入,五大区域海关将实现互联互通,最终实现全国海关“无缝”通关,释放出外贸增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