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四月恒指大涨13% 券商:港股盛宴未散场

2015年05月04日 07:30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袁东

  4月份涨势最好的市场,除A股外就是港股了。恒生指数在上个月大涨3232点,涨幅达到12.98%,并创下了2009年5月以来的单月涨幅纪录。港股成交量也水涨船高,4月香港主板的成交额达到了3.76万亿港元,是今年前三个月的月平均水平的217%。

  个股方面,小市值股翻番的情况非常多,大蓝筹也有不少涨幅超过50%。除南北车等国企股抢眼外,港交所、汇丰控股、恒大地产等也有十分亮丽的表现。

  资金持续流入港股

  数据显示,4月份港股通的净买入额为526.7亿港元,与今年3月份相比大增378.8%。同时,北向的沪股通资金却出现了回流的现象,4月份沪股通呈净卖出35.8亿元,而在3月份沪股通还是净买入97.8亿元。

  一内资香港券商表示,每天收到的港股账户新开户申请数以百计。

  从港股通的个股资金流向看,内地投资者更加青睐大蓝筹。其中净买入前三名分别是,中国南车(01766,HK)、中国北车(06199,HK)和港交所(00388,HK),分别净买入达24.08亿港元、23.01亿港元和19.88亿港元。

  除了内地资金的大举进入,国际资金也在4月大举进入香港。在4月份,香港金管局向银行系统注资超过700亿港元,表明有大量的资金进入香港。

  广发证券认为,“我们看到外资机构也表示在考虑加大港股在全球市场的配置比重,因为港股的估值相比美股依然具备吸引力,而且外资也在密切关注资金南下对港股市场带来的重定价效应。”

  那么在5月甚至后面更长的时间,港股是否还存在机会?

  广发证券给出了观点:港股盛宴未散场,茶歇之后新高潮。该机构指出,4月上旬这轮预期推动的行情之后,内地资金不断南下到岸,香港本土乃至外资机构对市场的积极性与乐观情绪也在提升。相比A股,港股仍属于估值洼地,港股盛宴并未散场,目前属于茶歇中,此后有望迎来新的高潮。

  港交所4月涨56%

  恒指上涨,成交量大幅升高,直接受益的就是港交所。

  从月K线上看,港交所从月初的189.9港元的价格,一直上攻到305.6港元的历史高点,并在月末收盘在296.6港元,涨幅达到了56.11%。

  此外,国企股表现也不落下风,4月份国企指数涨幅达16.89%,其中,港股通资金流入最多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在4月份分别上涨了46.48%和42.73%,中国中铁(00390,HK)在4月也大涨了37.53%。

  此外,恒生指数的最大权重股汇丰控股(00005,HK)在月底时开始激增,并在4月累计上涨15.45%。4月底,市场热传汇丰控股正在讨论将总部从英国迁往香港的可能性。而香港金管局也表示,对汇丰控股将总部迁回香港持正面态度。在此刺激下,4月24日,汇丰控股突然大涨4.24%,上周一公司股价再次大涨3.59%。

  高盛此前指出,汇丰控股在各家欧洲银行中,有重大重组潜力,并将汇丰控股纳入确信买入名单。

  恒大地产单日涨19%

  上周四(4月30日),恒大地产(03333,HK)多次大幅拉升,股价当日暴涨18.93%,以7.35港元报收,一举创下了公司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上周三收盘后恒大地产发布了公司2014年年报。去年恒大地产营业额和净利润分别为1114亿人民币和180亿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18.9%和31.4%。

  行业方面,最近港股市场表现最好的行业是券商。

  《每日经济新闻》上周四就曾报道,民生银行拟50亿至75亿港元认购华富国际 (00952,HK)86.1%至90.35%的股份,并成为其控股股东。受此消息提振,华富国际股价在上周三暴涨了69.23%。这也将是继中信证券、西南证券、东方财富等内地资本南下收购香港券商后的又一案例。

  受此消息刺激,香港本土券商也再次整体大涨。其中,中国富强金融(00290,HK)、汇盈控股(00821,HK)、英皇证券(00717,HK)等还未被内地资金介入的香港本地券商在上周三也分别大涨56.82%、40.74%和32.94%。

  有香港分析人士指出,香港本地券商受到热捧,主要是因为内地金融公司火速在香港建立平台,迎接沪港通及快将开通的深港通大时代商机。


(责任编辑: 韦伟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A股港股地产板块争风斗艳      2015年05月01日
  • · 港股有望打开新上升通道      2015年04月28日
  • · “大象”起舞 热钱助港股热点轮换      2015年04月2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