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资产同比增一倍

2015年05月01日 07:58    来源: 广州日报     李婧暄

  多家银行发布2015年一季报 五大行净利润增幅全线跌入1%时代

  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银行业经营业面临的经营困难不断加大,多家银行一季度业绩惨淡,国有大行净利润勉强维持正增长。数据显示,五大银行净利润增速均大幅下降至1.5%甚至更低,股份制银行也大多跌入个位数。而不良资产方面,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贷款激增501.49亿元,几乎是去年一季度256.48亿元的两倍。

  净利润增速大幅下降

  根据目前披露的数据,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发布一季报,多家银行净利润增速均大幅下降至1.5%甚至更低。

  其中,工行一季度净利润744.57亿元,同比增长1.36%;中行一季度净利增长1.21%;建行29日晚间公布的201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显示,一季度该行实现净利润671.29亿元,同比增长1.83%。

  此前两日公布的农行和交行情况也不容乐观,一季度,农行净利润规模为543.19亿元,同比增长1.49%;交行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89.70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去年一季度,农行和交行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65%和5.56%。

  股份制银行方面,民生银行一季度净利润133.77亿元,同比增长5.53%,中信银行净利润109.28亿元,同比增长2.07%。

  数据:不良集中爆发 一季度新增数为同比两倍

  另外,与市场预期一致的是,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仍在暴露,这一趋势短期内难改变。根据最新公布的建行、工行、中行的数据显示,五大行不良率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不良贷款压力正在加大。

  其中,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截至3月底已达1.65%,较年初增长0.11个百分点;其次为中行,截至3月底不良贷款率为1.33%,较年初增长0.15个百分点;交行、建行、工行不良贷款率均在1.3%左右。此外,工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幅度为五大行中最大,上升0.16个百分点。

  报告同时显示,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贷款激增501.49亿元,几乎是去年一季度256.48亿元的两倍。

  季报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民生银行集团不良贷款率为1.22%,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平安银行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131.98亿元,较年初增幅25.68%,不良率为1.17%。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02.2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3%;不良贷款率为1.35%,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

  预测:2015年不良双指标进一步攀升

  普华永道新发的报告预计,2015年银行净利润增速普遍降至个位数,甚至不排除部分银行出现净利负增长。报告预计,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双升”,信贷资产质量风险持续显现。

  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部主管合伙人梁国威分析:“随着资产质量进一步下行以及逾期非不良贷款的平均逾期天数持续增加,该类贷款转为不良贷款的压力凸显。”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互联网金融不良资产该咋处置      2015年03月16日
  • · 处理不良资产要及时行动      2014年09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