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 ·韦塞尔曼(美国,1931-2004年)作品《卧室裸体涂鸦(3-D)》(珐琅 铝)
姚笛
当人们对2013年佳士得正式进驻上海首拍记忆犹新之时,这家国际拍卖业巨头已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为内地藏家献上了4场中西交融的拍卖会。4月25日举行的佳士得上海春季拍卖会上,两个专场共计151件拍品最终以8685万元人民币成交,其中“典雅生活艺术拍卖”专场67件拍品总成交额1053.25万元人民币,“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84件拍品总成交额7631.78万元人民币。单从成交数据来看,“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相较去年秋拍68件拍品共计9540万元人民币的成交额,有了较大幅度回落,特别在拍品数量增加16件的情况下,成交额却缩水近2000万元,这一对比显得格外刺眼,这是否应验了人们起初对于佳士得进军内地市场水土不服的担忧?
是困兽犹斗还是厚积薄发?
由于中国法律法规的限制,佳士得和苏富比只能在境内从事除文物之外的一般艺术品拍卖,这从一开始就严格限定了佳士得对拍品的选择面,也确立了“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的基本模式,即东西方现当代艺术混搭的选件策略。经过近两年的摸索与调整,佳士得把内地的这盘棋下得更加内敛和务实,舍弃了无用的“尖顶”和“打吃”,在贯彻拍品国际化的方针前提下,此次春拍删减了东南亚艺术家的拍品,而对现今大热的日韩当代艺术也只挑选了如草间弥生、白发一雄等名家的小尺幅作品。特别在西方现当代艺术部分做了大幅调整,仅选取毕加索、夏加尔、布菲、安迪·沃霍尔等西方大师的小作品,但在数量上却达到了15件(与去年秋拍的14件基本持平),且价格设置平易近人,可看出佳士得在大陆市场持续渗透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决心,而最终100%的成交结果也着实令人满意。在彩墨板块,李津的巨幅长卷《两只蝴蝶》以495万元落槌价被现场买家竞走,这一价格也刷新了李津的个人纪录。彭薇的《湖山春晓图》以高于高估价两倍的120万元落槌,同样由现场买家竞得。而作为“新水墨”重要人物徐累的《笼》却意外流拍。此外,两位上海本地抽象艺术家周长江和申凡的作品均有上佳表现。
此次春拍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此前作为重要筹码的中国20世纪现代艺术代表人物的赵无极、朱德群并没有出现在佳士得内地拍场上,而如曾梵志、罗中立、王沂冬等标准配置也不见了踪影。环境变了,曾经的好棋也要因时而变,在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之后,若还想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推广现成的筹码,就会遇到刻舟求剑的烦恼。如果说佳士得2013年的首秀是以一种高傲但莽撞的姿态,企图通过照搬屡试不爽的香港模板来复制辉煌,那么现在的佳士得更像是一个植根上海大都市的属地拍卖公司,凭借其国际化的标准和价格亲民的优势,实际已将不少江浙沪拍卖公司甩在了身后。当然克制很大程度是为了更大的放肆,佳士得的最终目的依旧是将西方艺术注入到中国本土市场,不过在未与中国的藏家和富豪们达成绝对默契之前,它依然会安静地做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美男子”。
新锐艺术家会成为市场的救世主吗?
细看此次佳士得的拍品名单,会惊讶地发现70、80后的新锐艺术家竟有21人,占了整个拍品数量的四分之一。包括之前有着较大炒作嫌疑的贾蔼力的作品。
21位新锐艺术家作品的全数成交似乎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然而4月初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贾蔼力的《早安,世界》以1328万港元打破个人拍卖世界纪录,但随后的价格乌龙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议也让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新锐艺术家的天价拍品备受质疑。一方面夹杂着圈内人士对幕后赤裸裸的作价行为的嗤之以鼻,另一方面也考验着作为全球顶级拍卖行的苏记和佳记的商业诚信和职业操守。故从本次佳士得贾蔼力《无名日 2》的成交结果及其他几位新锐艺术家的落槌情况来看,除刘韡的《紫气》、欧阳春的《深海动物》、陈飞的《小清凉》等几件估价较低的拍品以高于高估价落槌外,绝大多数拍品都在估价区间内平稳落槌,这或许正是拍卖行和买家共同克制的结果。
2013年佳士得进驻内地的当口恰逢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震荡期,面对弱市的局面,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输入又无法速成气候,于是开辟新板块,塑造新热点一跃成为佳士得等拍卖大鳄的当务之急。新锐艺术家板块的形成恰逢其时,相较千万元价位的当代艺术“老前辈”,70后、80后的新锐艺术家自然成为资本竞相涌入的价格洼地,这一资本由机构、大藏家及年轻一代新藏家手里的新钱共同构成。而年轻一代的新藏家中有不少是系统接收西方艺术教育的,丰富的知识结构和独立的市场认知都驱使他们建立与过去市场秩序完全不同的收藏体系,这群人也是如今70后、80后新锐艺术家的藏家基础。
然而快速形成的新板块还远未能达到取代由市场和学术双重定位的旧板块的地步。放眼国际艺术市场,中国年轻艺术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价格和其他发达国家年轻艺术家形成鲜明反差。年轻艺术家往往是最需要学术认可的群体,其在中国的高价或许是因为幸运,而更多的是因为中国安全投资的渠道正在变少,艺术被资本挟持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价格一旦高了,就会以火箭般的速度攀升,并在短时间内高到学术机构根本无法反应和接盘。而艺术市场的铁律便是,但凡没有通过学术机构收藏和背书的高价艺术家必将成为泡沫,这在上一轮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已得到充分验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价成交对年轻艺术家的长远发展并非益事。
数据回落不代表巨人陨落
从首拍的1.68亿元成交额,到2015年春拍的8685万元成交额,佳士得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完成了对自我的清理和调整,虽则成交额的大幅缩水不禁让人替这家国际拍卖业巨头捏了一把汗,但在我看来如今的佳士得上海反倒少了一些虚肿,多了一份轻盈,毕竟在树立品牌之后,务实的成交率才是拍卖行得以为继的根本。虽然依旧无法参与诸如古代和近现代书画、瓷器等艺术品的主力拍卖,但佳士得对两大固有专场——“典雅生活艺术拍卖”和“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的把控力却在逐渐增强,而除常规拍卖之外的私人洽购展览和网上专拍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弱市环境给拍卖行业带来严峻的考验,而谁能快乐地玩耍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但笔者认为,对于像佳士得这样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拍卖巨头,结果固然重要,但如何将全球顶尖的拍卖体验和服务标准贯彻到中国,如何在商业诚信和职业操守方面为内地拍卖行树立榜样,也是佳士得作为一个金字招牌在中国领跑的重要环节。
(作者系艺术市场专业人士)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原标题:从1.6亿元到8685万元,戴着镣铐跳舞的佳士得)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