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车合并打开了竞争性国企的整合预期,二级市场股价火爆飚升;接踵而至的央企整合更一发不可收拾,中国联通、石化双雄等大象股动如脱兔,表现抢眼。分析认为,作为重要的投资主题之一,央企的并购重组将在本轮行情中扮演重要角色,相关题材个股在预期阶段往往会出现超额涨幅。因此,存在重组、整合预期,且相对滞涨的央企概念股,仍值得投资者高度重视。
澄清传闻:难挡题材个股升势
央企整合搅动市场,两度否认重组的中国联通最大涨幅接近八成。近日央企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数量或减至40家的消息更是为央企整合火上浇油,4月27日石化双雄罕见集体涨停。
南北车复牌后股价连续大涨,激活了市场对央企整合概念的关注,一时间,大型央企成为资金追捧的目标。近段时间,中国联通无疑是央企整合概念股中最为耀眼的明星。
4月16日,前期走势不温不火的中国联通开始放量拉升,当日股价大涨7.8%。截至4月28日,中国联通最高摸至10.74元。仅仅只用了9个交易日,中国联通最大涨幅接近八成之多。消息面上,引发中国联通大涨的导火索正是电信行业重组的坊间传闻。虽然在大涨过程中,中国联通两度澄清相关传闻,但并没有阻碍股价持续大涨。对此,中国联通表示:公司注意到近期媒体有关于电信行业重组的相关报道。经向公司控股股东核实,公司控股股东和公司均未收到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上述报道的书面或口头信息;公司控股股东和公司也均未向任何部门和企业表示过此类意向。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目前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影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的重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资产重组、发行股份、上市公司收购、债务重组、业务重组、重大资产剥离和资产注入等重大事项,并承诺未来三个月不会策划上述重大事项。
继中国联通后,石化双雄开始接棒大涨。4月27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联袂涨停,大资金出现明显流入痕迹。而石化双雄的罕见集体涨停同样源于重组传闻。4月27日晚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别发出澄清公告,否认坊间有关两家公司重组整合的传闻。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公告中均表示,经征询各自控股股东,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和公司均未得到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上述传闻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两家公司目前亦无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强强联合:减少数量做优做精
央企整合概念股的暴动,在业内人士看来主要还是受央企未来将大肆整合减少企业数量有关。
有媒体报道称,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112家央企有望整合成40家。该消息点燃了资本市场央企整合概念股,4月27日“中”字头央企上市公司大面积涨停。虽然国资委网站当天晚间紧急公告称,上述消息未向国资委进行过采访或核实。但业内仍乐观预期中国新一轮央企合并大潮即将展开。
引起国企股的暴动另一个原因是,4月24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方面做出修订,将配套资金由原来不超过交易总金额25%扩大至不超过拟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数据显示,国资委目前共有112家央企,旗下共有277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目前,总市值超过10万亿元。在2003年至2014年的11年间,国资委的央企重组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期间,共有80多家央企被重组兼并。从趋势来看,央企需要瘦身,从原来一味做大形成的虚胖,向做强、做优转变,大型国企合并将是大势所趋。2015年以来,大型央企合并已开始逐步落地,市场预计未来将达到一个高潮。部分以国际化为目标的行业,会采用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大的集团。
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钢表示,国企的合并与拆分,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所追求的目标有关。当年拆分多个行业,是为了引入竞争格局,比如南车和北车,就不负众望,提高了竞争力;特别是高铁出现之后,南北车合并,实质上是一场国家层面上的精心布局。在两车合并的背后,其实也大幅降低了两大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以适应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有分析指出,按照制度设计,国务院国资委将国企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据上述报道,本轮大规模兼并重组,将在央企分类基础上,首先集中在商业类国企领域,特别是完全竞争性行业,资源要素将会进一步向大企业大公司集中。目前过期未管理的112家央企中,多数行业内都存在不止一家央企,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央企整合还有巨大的空间。
券商调研:央企整合利在长远
在机构眼中,很多央企所面对的不是在国内的竞争,而是面对国际市场上更加强劲的对手。在央企强强联手背景下,央企合并重组潮或将到来。
齐鲁证券分析师罗文波指出,央企集团资产体系庞大但较为集中,央企集团公司控制185家上市公司,经营业务多样化,治理结构相对行政化,经营业务亟待板块化与清晰化,治理结构需要市场化,中央国企改革想象空间很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反应与今年以来有关国企改革合并重组多次被决策层提及有关。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今年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强调,要继续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决策层已经明确,合并是国家需要、企业自愿,不是拉郎配,而合并的目的是注重质量和效果,以竞争力为中心,而不是追求规模和速度。“2015年随着央企整合的逐步落地,央企在未来数年间将出现大幅减少。”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从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角度来看,部分央企的合并重组是大概率事件。在央企重组预期下,将对同一行业的央企合并同类项。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规避同业竞争,还可以提高经营效率,提高行业市场集中度。重组后的大型央企综合实力、规模有望提升。在此背景之下,央企大整合预期高涨,二级市场上个股反应强烈,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就短期来看,多家被传闻重组的央企纷纷否认相关传闻,市场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但中长期来看,央企整合势在必行,而这就将给资本市场带来诸多投资机会,成为中长期的重要投资主题。”
操作重点:外向型企业机会多
在南北车宣布合并以后,包括南船与北船、中石油与中石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四大航运央企等频被传合并传闻。虽然上市公司发声否认相关合并传闻,但在二级市场上,中国联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依旧被市场爆炒,市场对央企合并重组的预期越来越强。
值得一提的是,在垄断领域中,大面积的合并重组可能性较小。投资者可把重心放在输出型、外向型的央企身上。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多个领域中存在多家大型央企竞争的格局,若未来一个领域组建1-2家大型央企,将给资本市场带来诸多投资机会。券商分析师指出,央企整合的决定权还是在上级监管部门。结合国家战略、行业公司层面进行分析,部分企业的重组预期仍有可能实现。
在《金融投资报》前期对央企整合的报道中,对中信系,国投系等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其中,中信系中,市场预计中信集团下一步或还将对各个板块进行整合,在市场看来,已停牌3个月的中信重工就是一个征兆;国投系,国投公司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企业之一,自去年9月就拉开了整合的序幕;电信系,虽然今年中国联通两次否认重组,资金仍然狂热追捧;中粮系,改革力度超预期,地产业务整合成看点;招商系,改革之路已开启,重点打造金融、地产、交运三大板块;中船系,有分析指出,中船系目前面临全球竞争加剧的威胁,部分资产盈利能力还有待提高,会否像南北车一样进行资产整合具有一定想象空间。
就投资选股来看,目前部分央企整合概念股股价已有明显涨幅,市场挖掘力度逐渐减弱,而前期相对滞涨的央企整合概念股或将成为下一阶段资金关注的重点。
潜力股精选
招商轮船(601872)有望启动新一轮股权融资
公司2015年油轮板块继续改善、散货经营压力较小,同时LNG板块业绩稳定,每年贡献9000万左右利润,预计公司整体业绩将大幅改善。
海通证券分析师姜明指出,公司未来仍将有10艘VLCC、16艘灵便散货船订单交付,而假设合作框架生效,同淡水河谷的协议和参与俄罗斯LNG项目也将最终落实到10艘VLOC和6艘LNG船的订单,预计这些项目的资本开支接近30亿美金,不排除公司未来仍将启动新一轮股权融资。预计公司2015年公司业绩大幅改善,同时,一季报业绩改善、油价或将继续下跌、“一带一路”战略短期都能提供股价催化剂。
中国铁建(601186) 拟定增募资加速扩张步伐
公司全面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海外收入增长加速。“一带一路”作为中国近200年来首次提出的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框架,已获得超预期的国际认可,亚投行参与国家规模超预期。尼日利亚阿卡铁路、土耳其安伊高铁通车,安哥拉本格拉铁路顺利建成并试运行,在海内外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公司海外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银河证券分析师鲍荣富表示,公司拟通过定增募集99.36亿元,发行不超过13.8亿股,增发将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并降低资产负债率,有助于企业加速规模扩张的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筑工程主业,巩固及提升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化学(601117) 化工工程领域具明显优势
海外订单最差的时间已经过去。中金公司认为,截至2015年3月底,中国化学海外累计新签订单超过35亿元,绝对值较去年同期4.5亿元增长明显。根本原因在于“一带一路”战略政治优先,资本输出,中国化学在化工和石化工程领域有明显技术优势,海外订单将现重大发展机遇。抛去主题投资因素,看好中国化学最关键逻辑在三点,海外订单、煤化工和国企改革。
中金公司重点提示的是海外项目最差情形很有可能已经过去。目前中国化学海外连续签单,根本原因在于政治优先,资本输出。海外大环境尤其是中国周边及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经济关系持续改善,将给予中国化学走出去重大机遇。
中国船舶(600150) 资产注入将拓展军品业务
公司受益于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安信证券分析师王书伟指出,随着广船国际资产重组方案落定,中船工业集团资产整合较大可能以“先南后北,多个平台、属地化整合”原则,即将中船黄埔文冲注入广船国际,将江南造船、沪东中华、上海船厂等资产注入中国船舶。
根据王书伟推算,2013年沪东中华和江南造船的收入约235亿元,预计军品收入占比超过一半,约130亿元,净利润约4亿元。如果将部分盈利性较差资产剥离,预计注入资产净利润接近10亿元,相关资产注入将拓展军品核心业务,提升未来成长空间。随着低价订单消化,船舶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触底改善。海工业务成为未来业绩新增长点。随着集团军工资产注入预期将提升公司成长空间以及内在价值。
广船国际(600685) 后续军船资产运作可期待
公司将更名“中船防务”彰显广船在集团的军民总装唯一平台地位,3月25日中组部宣布的南北船领导交换强化了南北船合并的预期、加快了合并进程,中船集团变更新领导不影响广船后续资本运作。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高晓春表示,由于3月9日被收购资产黄埔文冲完成资产交割、3月18日扬州科进相关造船资产完成交割,第二步启航项目新增股份4月8日在中登公司完成托管,重大资产重组顺利结束。5月8日,公司将召开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核变更公司名称等议案;公司名称将改为“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黄埔文冲军船业务主营护卫舰、收入仅占集团军船收入1/5-1/6,期待后续的军船资产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