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推进、互联网理财大规模争夺平民化理财,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银行除了加大互联网投入以外,也日益重视高端客户的维护和拓展。近几年国内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保持高速增长。不过,由于投资渠道和产品尚不完善,不少高净值人群更偏向到香港或海外进行资产配置,恒生银行私人银行及信托服务主管陆庭龙日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行新增客户中,有一半客户来自于内地。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部分香港银行过半新增客户来自内地
平安银行私人银行估算指出,当前中国的高净值人士已超过105万人,这部分人群迫切需要专业的私人银行机构帮助他们进行资产的全球配置,以保证财富的稳定增长和有效传承。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王菁日前预测,未来十年,中产阶级人数将达到3.5亿,高净值财富将保持15%的增长。而光大银行的年报数据也显示,截至2014年末,光大银行全年新增私人银行客户3765人,年末客户数18311人,较年初增长25.88%。
日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陆庭龙表示,对于私人银行业务而言,刚开始的时候,客户发展增速肯定是比较高的。陆庭龙透露,近两年来,恒生银行在香港的私人银行客户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增长。两三年前,新增客户中有20%-30%的客户是来自内地。而到目前,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新增客户来自内地。
谈及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陆庭龙表示,“在私人银行市场里面,海外的市场相比国内的市场要成熟,无论环境还是机构的专业水平等。不过随着国内投资机制的越来越健全还有产品越来越丰富,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肯定能够上一个台阶。”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香港私人银行的客户平均年龄在50至60岁为主,有起码超过一半的客户都拥有内地背景。而国内的私人银行客户平均年龄46岁左右,所以从这样的情况反映出,内地的私人银行客户市场是非常广阔的。”陆庭龙认为。
近日,visa发布的《2015年度Visa富裕人群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富裕人群的平均年龄是33岁,为亚太地区最年轻的一群。他们的年收入约为42万元人民币,而且84%已婚,仅次于印尼的90%。
高端资产管理产品需完善
然而,与中资银行纷纷设立私人银行不同,不少在私人银行领域有深厚积累和经验的外资银行迟迟未在国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陆庭龙分析表示,真正的私人银行是帮助客户处理关于公司、家族等一系列的财务安排,通过信托、保险等资产管理规划满足客户的需求。但目前私人银行在内地面临的问题是人民币尚未国际化,资金不能流到海外。在内地开发产品又面临较大的限制。内地市场和需求的发展速度远高于政府的风险管理的更新,对业务有很大的干扰。
虽然面对这样的客群高增长,但陆庭龙透露,在可见的3-5年内,恒生暂不打算在内地开私人银行。他认为,不少这海外私人银行业务做得很好的外资银行进入内地后,虽然有一身武功,但实际上却提供不了实实在在的服务。“目前国内很多外资银行在国内提供的私人银行服务,其实只是一个接待点,将海外的产品服务进行介绍,期待未来客户有海外投资的计划,银行真正施展拳脚做海外资产配置服务。在此之前,只能卖简单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如信托计划、私募产品等,但私人银行绝不意味着高风险投资。”陆庭龙表示。
陆庭龙进一步解释表示,长期来说,若没有真正的产品卖,维持私人银行运营成本会很高。但如果单纯卖信托理财产品,风险也很大,并且没有达到私人银行的真正目的。“加上很多理财产品银行的其他渠道如高端理财、普通网点也可以卖,只卖产品私人银行体现不出独特优势和差异化。”陆庭龙认为,私人银行核心竞争力在于“私人”,甚至可以帮客户处理很多不方便处理的事情,比如家族信托、成功人士家庭财产分配处理等等,可以通过私人银行信托、保险计划来完成。
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将加快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王菁日前在一个论坛上分析认为,目前的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目前来说还是相对的集中在固定收益和房地产类,初步估算这类配置高达70%。此外,中国城市居民已经大部分具备较高理财意识,并且开始尝试各类理财产品,同时他们的投资也不仅仅拘泥于储蓄存款,开始涉及到保险、理财、股票、基金等不同品种。
但目前市场中对于低风险、高回报的思维逻辑依然存在,虽然经过A股市场的剧烈波动,投资人对投资风险有了比较成熟的认识,但是对于何种风险对应何种收益,这里面的理性认识还没有大面积形成认知。此外,对于国内的家庭而言,理财目标往往是与养老、子女教育相关,但对于这个目标如何达成没有思路。
王菁分析认为,来自经济、政策、资本市场的变化,会加快财富管理机构版图的重塑。新常态经济将增强居民财富重分配需求。金融改革也将加快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市场化及金融创新会催化资产管理新趋势。
她分析表示,目前银行、券商、保险管理资产规模占比合计达65%,市场化改革会让这个版图发生变化,一方面监管逐步放宽资管的牌照,资产管理领域的交叉、渗透打破了机构之间的竞争壁垒,形成范资管的混业模式。同时,跨界扩张的模式遭遇了瓶颈,对金融创新的重视和力度上升到新的水平。居民金融资产投资比例过低,提升潜力大。
事实上,从国内高净值家庭到香港参与私人银行业务可以看出,目前富裕阶层对全球化、专业服务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存折是财富的象征,那时候大家有闲钱都会迫不及待存到银行。十几年以来,投资金融工具相对丰富了一点,但是和海外相比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从国际上来看,人均GDP3000美元-10000美元之间,居民有了更多财富累计的需求,也可以显示出未来蓬勃发展的希望。”王菁认为,客户全资产配置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