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旧经济引擎衔接需更多政策工具

2015年04月16日 07:4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刘世昕 郝帅 宁迪

  国家统计局今天披露,今年一季度我国的GDP增速为7%,尽管这个速度为6年来最低,但多数经济学家表示并不意外。一方面,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年GDP增速预期就是7%左右;另一方面,支撑传统经济增长的力量正在消退,而新引擎还没有完全成长为支撑经济的中坚力量,在这个新旧经济引擎的衔接期,经济处于下行状态是可以接受的。

  不少经济学家在表示不必为经济增速降至7%大惊小怪的同时也坦言,中央政府还应尽快从政策“工具箱”里拿出更多有效政策,助推经济引擎的更新换代。

  7%符合既定的增速预期

  今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形势、居民消费价格和市场预期基本稳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新生动力加快孕育,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说,今年一季度7%的经济增速与我国的政策目标是一致的,可以说还在中央政府的预期之内。另外,这样的增速已经可以保证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中的一项关键数据是,当年的GDP总量要比2010年翻一番。很多经济学家都算过这笔账,经济总量在10年间翻一番,只需要年均GDP增速保持在7.2%左右。过去4年,我国的年均GDP增速在8%以上。刘伟表示,剩下的6年,只要GDP增速保持在7%左右,就能保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刘伟还特别强调,按照当前7%的增速,不仅能保证经济总量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也能保证人均居民收入实现既定的目标。

  除了7%符合既定的增速预期外,GDP之外的其他表征经济健康水平的指标也还属于合理区间。

  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就业情况总体是比较稳定的,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20万。“尽管GDP从高速增长换档到中低速,但就业情况并没有受到影响。”

  还有经济学家指出,尽管经济增速回落到7%,但其中的构成已经发生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数据是,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0%。服务业的增速超过工业,这意味着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

  盛来运也表示,一季度数据反映了产业结构的一个明显变化,服务业的发展仍在加快,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型主导转型的趋势更趋明显。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6.9%,这个数据在2014年提高到48.2%,今年一季度是51.6%,比重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加速提高也对就业有帮助。”

  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

  在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看来,7%经济增速的内涵还包括,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新老交替,也就是经济学界常说的,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移,处在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

  范剑平分析说,过去30多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要素,而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出口和外需也对经济的高速增长有较大贡献,这些都是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当下的中国,传统的三要素已经不再廉价,过去很红火的产业近几年都十分困难,必须选择转型。

  但也不是“哀鸿遍野”,范剑平说,他经常到各地调研,河北唐山的钢铁行业不行了,但不代表中国的经济不行了,去武汉看看那里的光电子产业,去江苏看看当地的数控机床公司……不少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机器人产业的全球订单纷至沓来。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一季度数据也证实,装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要比普通工业的增速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比工业平均增速高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增长都是50%以上;快递业务量增长46.8%。

  范剑平说,当前中国还处于经济新引擎的培育期,传统产业的比重太大,新兴行业的贡献力还没有大到足以挑大梁的时候,现在出现一定的经济减速是可以理解的。

  不少经济学家对今年后三季度的经济增速保持在7%左右持乐观态度,但也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还需要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说,根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回升等因素来判断,我国经济有可能在第二季度止跌回稳,第三季度有可能回升向好。如果政策能进一步跟进,有望在第四季度继续保持经济回升,实现我国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是有希望的。

  政策工具的新导向

  投资、消费和出口被认为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在当下新旧引擎的转型期,这三驾马车需要通过政策调整被赋予新的含义。

  事实上,从数据看,一些经济学家都认为是投资不足拖累了当下的经济。徐洪才说,一方面制造业由于产能过剩投资下降,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也是低迷状态。未来的投资可能要靠基础设施投入、西部铁路建设、水利设施修缮等投入来拉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房地产市场疲软,导致购房者对未来预期价格下降,“稳定房地产价格预期应该成为政策重点。”

  刘伟分析,投资疲软的重要原因是,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改变了,GDP等目标不再作为重要依据,加上地方债的约束加强,地方政府的投资意愿降低,导致其引导性的投资低迷。

  不过,在消费领域,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经济复苏的希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注意到,互联网正在改变和提升着服务行业,让服务业实现了流程再造,有可能带来消费的革命,当服务业遇到移动端之后有可能使服务更加个性化,成为新的商业定制。当然,这也需要政策进一步松绑,给移动互联时代的个性化服务带来更多机会。

  盛来运介绍,今年以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正在加快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融合,催生出很多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首先是新主体继续增加,据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新登记注册企业数,一季度增长38.4%。”互联网网上的零售额在前几年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一季度增长4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涛分析,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商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产生了明显成效。电商特别是网购的快速发展,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点,也成为经济的重要的新增长点,带动了上下游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

  范剑平则认为,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中央政府的一些政策已经释放红利,对经济企稳回升是有好处的,但经济需要的政策红利远不止于降息或降准,未来经济向好更大的希望是通过改革促进有利于创新环境的形成。要把过去过于强势的政府力量以及一些不必要的审批减少,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力量。

  在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看来,政策工具主要应该重视“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从财政政策上来看,政府可以通过定向调控以及加大投资来实现,比如投资建设保障房、铁路、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从金融政策上看,可以适当发行专项债券,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通过盘活资金等方式;在产业政策上,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带动市场的积极性,还要进一步给企业松绑,放活市场。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