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四大上市险企保户质押贷款去年增长33.9%

盘活资金逾千亿元
2015年04月16日 07: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刘敬元

  由于保险公司开展保单质押贷款业务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有部分人士对这一业务的快速增长表达了担忧

  活跃于财经频道的“盘活存量”这一词汇不只适用于机构,也适用于个人。比如,保险客户可以将持有的保单资产“盘活”,一个方式就是,用保单跟保险公司贷款,相当于质押保单的现金价值,这类业务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即“保户质押贷款”。

  近年来,随着“保户贷款需求增加”,保户质押贷款业务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年底,A股市场四大上市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保户质押贷款余额为1387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351亿元,这已是连续第二年增长规模在350亿元以上。

  不过,由于保险公司开展保单质押贷款业务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也有部分人士对这一业务的快速增长表达了担忧。

  两年增长均超350亿元

  “保户质押贷款”(也称“保单质押贷款”)是保险公司作为资金借出方,对持有保单的投保客户提供的一种贷款服务,即在保单有效期内,保险公司根据投保人的申请以保单为质押,以不超过申请借款时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百分比发放的贷款。

  一般贷款金额不得超过保单现金价值扣除各项欠款后余额的70%-90%,贷款期限一般为6-8个月,贷款利率一般在银行半年期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略有浮动,如平安寿险对不同寿险产品制定的质押贷款年利率在5%-9%之间。

  近年来,随着“保户贷款需求增加”,保户质押贷款业务快速发展。A股市场四大上市保险公司年报显示,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国人寿、平安寿险、新华保险、太保寿险保户质押贷款余额为1387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351亿元,同比增幅为33.9%。“保户质押贷款”也是上市险企2014年为数不多的增长幅度超过30%的资产之一。

  同时,这一业务的增长规模已是连续第二年超过350亿元;2013年年底,四大险企的保户质押贷款余额1035亿元,相较2012年同期也增长了355亿元。

  从各公司增长情况看,除中国人寿外,其余三家险企的“保户质押贷款”2014年增速都在40%以上。2014年年底,中国人寿保户质押贷款规模为737亿元,余额相较2013年年底增长134亿元,同比增幅为22.4%。平安寿险2014年年底保户质押贷款余额379亿元,同比增长45.1%,平安称增加原因为“保险业务发展及保户贷款需求增加”。2014年年末新华保险的保户质押贷款规模为1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6%,主要原因是“保户质押贷款需求增加”。2014年年末太保寿险的保户质押贷款规模为123亿元,同比增长45.1%,太保称原因为“业务增长”。

  《证券日报》此前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年底,全国69家寿险公司保户质押贷款规模合计首次突破千亿元,占寿险公司总资产规模(68250亿元)的比例接近2%。在2012年年底时,全部寿险公司保户质押贷款规模仅为828亿元。仅2013年一年的时间,该业务就增加超过500亿元规模,同比增速达60.4%。

  不能还贷怎么办?

  “保户质押贷款”被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归于“其他固定收益类投资”资产,中国人寿将其归入“其他固定到期日投资”,新华保险将其归于“其他投资”科目。

  《证券日报》据各险企年报数据统计发现,四家险企整体的“保户质押贷款/投资资产”,也由2013年年末的2.4%提升至2014年年末的2.6%,同时,各公司的保单质押贷款占投资资产的比重均在提升。

  2014年年末,四大险企的投资资产中保户质押贷款所占的比重,中国人寿最高,太保最低。具体看,中国人寿2014年的“保户质押贷款/投资资产”为3.5%,而2013年数值为3.3%;中国平安的这一指标由2013年的2.1%提升至2.6%;新华保险由2013年的1.6%提升至2.4%,提升0.8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最大;中国太保由2013年的1.3%提升至2014年的1.6%。

  随之,有业内观察人士提出一个问题,保户质押贷款在投资资产组合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其核心意义何在?比重又如何控制?毕竟保险公司开展此类业务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也就是借款客户不能偿还贷款的风险。

  如某险企明确规定,当借款合同的现金价值不足以抵偿欠交的(含自动垫交)保险费及利息、借款及利息时,保险合同效力中止。而保险合同效力中止超过二年,保险公司有权按解除合同处理,解约金用于偿还借款及利息,保单质押的申请书视同为解约依据。

  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保单质押后,一旦客户未能偿还贷款,也就意味着保单的失效,保险公司此前有效的承保业务将因此受损。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