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拿下大商股份4.999758%股权 安邦保险极度逼近举牌线

2015年04月15日 07:19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曾剑

  凭借对招商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民生银行等的大举买入,安邦保险在2014年成为A股市场众人皆知的“野蛮举牌人”。从增持路径来看,安邦保险瞄准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方面。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其对商业股似乎也充满了兴趣。大商股份(600694,收盘价69.93元)今日披露的2014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安邦保险-传统保险产品已经持有公司4.999758%的股权,极度逼近举牌线。

  社保券商联袂杀入

  年报显示,2014年,大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22.06亿元,同比下降4.59%;归属净利润12.28亿元,同比增长4.13%。此外,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12.6元(含税)。

  具体来看,大商股份三大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均有所下滑。其中,百货业态营收为193.39亿元,同比下降5.59%;超市业态营收为65.03亿元,同比下降2.59%;家电连锁业态营收为32.04亿元,同比下降12.13%,降幅最大。不过,得益于营业成本的下降,大商股份上述业务的毛利率反倒均有所提升。

  展望2015年,大商股份表示,公司将主动适应零售市场竞争,促进经营体制格局和现有经营模式改变,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并引领实体零售电商转型的变革,打造一个新的商业生态链。如实施发展天狗网,带动线下实体店铺销售增长等举措。公司计划,2015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5%。

  值得一提的是,大商股份年报发布的前十大股东名单引起了记者的高度关注。2014年A股市场众人皆知的“野蛮举牌人”安邦保险现身其中。截至2014年末,安邦保险-传统保险产品持有大商股份1468.52万股,持股比例为5%,为上市公司第四大股东。不过,大商股份前十大股东名单备注显示,公司第四大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实际为4.999758%,未达到权益变动披露要求。此外,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四组合、东方证券、建信优化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也在去年四季度大幅增持大商股份,杀入其前十大股东名单。

  大商股份尚无实控人

  从大商股份股价走势来看,安邦保险介入之时,大商股份刚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盘整。安邦的介入立刻为公司带来了活力,公司股价于2014年12月开始启动,至今涨幅已逾100%。

  虽然安邦保险持股比例尚低,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大商股份目前的股权比较分散。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大商国际,其持股比例仅为8.8%;第二大股东大连国商的持股比例则为8.53%;第三大股东茂业商厦持股比例为5%。根据此种情况,大商股份前三大股东通过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不能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或控制公司的实际经营,且依其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不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大商股份并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上述股权格局已经维持多年。倘若安邦保险对大商股份股权的“狩猎”是以谋求公司控制权为目的,那么,其面临的阻力或并不强大。

  值得一提的是,从安邦保险此前的举牌路径分析,其看重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行业。对于商业股,其近年来并无举牌案例。若不是大商股份今日这份年报,市场尚不知其对商业股也已有所行动。由于安邦保险的“狩猎”对象多为行业龙头,除大商股份外,A股商业巨头尚有不少,这或许值得投资者关注。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