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证综指站上4000点关口,再创7年来新高。
在4000点上,我们该欢呼还是该警惕?这轮牛市何去何从?创业板持续大幅震荡该如何应对?港股发威吸引资金南下会否对A股造成压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基金经理李元博、国联安优选行业基金经理潘明、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基金经理蒋建伟和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刘宏,他们管理的基金今年以来业绩均在普通股票型基金前十名。
时隔7年,上涨综指在上周五重新站上4000点,从去年开始的牛市行情,不知不觉间,已经从2000点翻涨到了4000点以上,这轮牛市将去向何处?
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的基金经理们都比较乐观,对未来的牛市依然看好。
此轮牛市刚刚开始
中国基金报:沪指在4000点附近剧烈震荡,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关键性的点位和目前的行情?这轮牛市与此前有何不同?4000点之后,这轮牛市将何去何从?
李元博:4000点附近的震荡只是技术性的调整,我对未来的牛市依然看好。
本轮牛市最大的不同有:首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正在触底回升,增速将重新稳定在中高位置;其次,改革和产业升级成为本轮牛市重要的推动力;第三,随着房地产等投资领域回报率的下降,居民资产配置重新向权益类资产迁移,由此为A股带来了规模巨大的增量资金。另外,“新常态”下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为本轮牛市提供了流动性基础。
潘明:4000点或者其他整数点位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目前行情可能再次进入个股分化的阶段,有利于深挖个股的投资策略。这轮牛市的不同是,权重股看来是创业板和互联网+行业的资金流量入口,资金似乎从主板流出进入创业板,以及最近几天的港股和中概股。
蒋建伟:我们认为,此轮牛市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向股票倾斜的双重因素的共振,而放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周期里面来看,此轮牛市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只要中国经济转型持续进行,此轮行情也将会持续下去。
此外,居民资产配置的转换也只是刚刚开始,同样,中国资产在全球资金的配置也刚刚启动,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轮牛市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经济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股市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涨多之后自然会有调整。
刘宏:我对于指数点位关注较少,这与我的投资决策关系不大。我更关注基本面、上市公司的业务发展。对于后市,放到未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来看,我一如既往地乐观。从社会发展趋势看,可以说今年是经济压力最大的一年,2016年经济将逐步好转,股市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
A股连创新高,市场也普遍认为未来几年我们会迎来持续的牛市,在这种大趋势下,最好的防御是寻找那些真正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
上周四,创业板盘中大跳水,跌势一度逼近5.7%,但随后逆转,临近收盘强势翻红,最终创业板指数报收2496.49点,涨0.33%。
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的基金经理普遍对创业板不离不弃,认为目前是涨幅过快出现的调整,新兴公司依然有成长空间,现在还不是抛弃成长股的时候。
现在还不是抛弃成长股的时候
中国基金报:上周,创业板持续大幅震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您将如何应对这一行情变化?会不会调仓?
李元博:近期创业板大幅震荡,最主要原因是创业板短期涨幅较大,同时港股市场因政策利好出现交易性机会,导致部分创业板资金获利了结南下香港,这是导致震荡的主要原因。
到目前为止,创业板调整幅度不大,因此我所管理的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基金依然维持了比较好的上涨态势。目前来看,这种短期调整并不会改变创业板优质公司的转型进程和成长逻辑。因此我会继续精选个股,去部分抵消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关注能够通过自身成长超越前期高点的上市公司。至于调仓方面,或许会有小的变动,但是还不打算做方向性的调整。
潘明:目前创业板估值较高,获利盘较多。针对创业板未来可能出现的调整,我的应对是寻找能够抗拒短期波动同时有长期成长空间的个股,目前没有调低仓位的计划,当然也没有从科技行业调仓到大盘蓝筹的计划。
蒋建伟:创业板每次涨幅过快时都会有阶段性比较大的调整。但是我们相信,只要里面的公司能够持续成长,那么股价最终都会持续上涨。我们始终认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这些新兴公司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成长,因此,每次的调整,都是精选个股的机会,而不是抛弃成长股的时候。
一句话总结我的投资风格和理念就是,分散投资成长股。我个人的投资风格相对比较灵活,但是更加偏好成长股,比较注重小公司不断做大带来的投资机会。同时配置会比较均衡,因为成长股的个体风险有时候比较难以预料,因此分散个体风险,享受整体成长的红利,从而整个基金的净值表现更为稳定。
刘宏:股票价格有涨有跌再自然不过,就像天气有晴有雨一样,我不会根据一两天的股价变化调整组合,上市公司基本面变化是我调整组合的主要依据。
中国基金报:从去年到今年,市场风格已经几次切换,这一次风格切换会持续多久?
李元博:个人认为今年不会有太明显的风格切换,蓝筹和成长同涨同跌的概率非常大,这中间或许会有板块和主题轮动,但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出现非常明显的风格偏移。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目前还很难说,但我觉得至少会持续到三季度。
潘明:这种情况很难说,可能仅仅几小时,又或者持续几个月,无法判断。
蒋建伟:大盘蓝筹和成长股的轮番上涨,首先是市场较为健康的表现。此外,蓝筹股上涨基本都是在成长股上涨到一定阶段后的跟涨,因此成长股才是股市的源泉。在今后几年,我们可以持续看到这样的风格切换,但是市场的主流应该还是能够代表中国经济未来的新蓝筹。
刘宏:我相信投资坚持自己能力范围就好,不必去追逐所谓的市场风格或者热点。我对于市场流行什么风格或者要切换到什么风格关注不多。
今年第一季度创业板指数暴涨58.67%,泡沫之争也越加激烈。
但本报采访的基金经理均认为,不能简单以市盈率来判断创业板是否存在泡沫,即使在当前平均市盈率超过90倍的情况下,创业板仍然存在个股机会。
创业板个股机会在“小鲜肉”中
中国基金报:您如何看待创业板的高估值,是否已经存在泡沫?
李元博:所谓高估值和泡沫主要是针对历史最高的市盈率来看的。但我觉得对于创业板,静态的估值参考意义不大,因为这次的牛市是改革牛。改革带来的上市公司商业模式变化给市值带来的增加是难以用估值衡量的。
个人认为泡沫在股票市场中一直存在,只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或者创新的商业模式持续能够得到验证,泡沫会一直伴随着公司的成长。所以仍然看好创业板中优质公司的机会。
潘明:创业板的估值确实高,但无法判断是否存在泡沫。不过常识也告诉我们高估值可能带来预期收益的下降。
蒋建伟:创业板估值确实比较高,但是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公司未来的发展,还有多少成长空间。
这两年很多表现出众的大牛股,都是用互联网来改造原有传统行业,因此它们天生都是用互联网的估值体系。而互联网都是先做规模,再谋盈利,因此很多公司虽然没有业绩,但是如果一旦能够做成,目前市值仍然很有潜力,对于这些公司,不能用传统的市盈率来衡量。
因此,估值的多元化成为此轮行情不同于以往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然,如果这些公司不能成功,那么股价的下行空间也会是巨大的,因此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研究和跟踪。
刘宏:我不关心创业板整体估值,只关注上市公司本身的股价。泡沫肯定存在,但不需惧怕,其实这正是资本市场发挥资产配置功能的基本原理所在。如果没有泡沫,资产配置的功能也会丧失。在局部领域存在泡沫,资金才会流向这些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才会起作用。
当然,哪些领域应该享受泡沫,这需要投资者去判断。我们认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符合我们社会大趋势的领域就是应该享受泡沫的领域,相应地就会有资金和资源配置这些领域。
中国基金报:现在创业板里是否还有投资机会?您如何精选个股?投资创业板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风险?
李元博:创业板的投资机会还是看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新业务的拓展能力,因此投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主要看好一些互联网商业模式延伸到的一些领域,比如O2O等。而最大的风险则是很多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比较难落地,如果遭遇这样的情况,相关公司的估值“泡沫”就有可能破灭。
潘明:投资机会可能更多在“小鲜肉”中,即市值小、新近考虑转型、市场对其还不太熟悉的公司。我认为寻找一个基本面好、空间大的主题性机会是精选个股的捷径之一。倾向于较低估值并且有成长潜力的个股,不盲目跟风。
至于风险,不排除有些企业可能单纯为了市值管理或股价上涨而做伪转型。
蒋建伟:投资机会不能简单地以属于主板还是创业板来衡量,只要公司能够持续成长,那么股价的机会就是明显的。我们更加专注于那些代表中国经济未来的新蓝筹,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能够做大做强继而改变我们生活的公司。风险方面,创业板由于整体估值偏高,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做大,股价的风险也会非常大。
刘宏:我认为从现在往后看,市场中的个股机会还是很多的,我不在意是哪个板。对基金而言,像“游资”那样热衷追随热点始终是一大忌讳,这会导致业绩大起大落。
至于如何精选个股,我首先会选择一个符合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行业,深入了解其上下游的发展情况和竞争对手情况等;然后对企业实地调研,想方设法接触到管理层,确定企业未来前景。团队核心人物的能力和执行力很关键,当然团队除了有能力更要有德行,要有宽广的胸怀,有大局观,这也要求我们要多接触多了解,多调研多研究。
未来我们主要看好互联网领域三个方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和互联网医疗。
4月9日,港股通创立后额度首次用完。4月10日下午1点45分,港股通额度再次提前用尽。此外,多个基金公司的QDII申购火爆,额度已经售罄,产品公告暂停申购。
但在基金经理们看来,港股热潮不会对A股造成很大压力,心理层面的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港股热潮不会对A股造成很大压力
中国基金报:4月8日,沪港通成交额和港股成交额均创出新高,港股发威吸引资金南下,对A股市场会否造成较长时间的压力?
李元博:港股成交额与A股差距比较大,所以我觉得实际影响比较小,心理层面影响比较大。最初几日借政策红利,港股波动可能比较大,但后续影响会越来越小,未来可能和A股加强联动,与内地市场同涨同跌。
潘明:港股热潮是资金在市场之间流动的正常现象。此外,港股没有涨跌停制度,估值洼地可能迅速消失,对A股不会造成长时间压力。
蒋建伟:港股的交易活跃,对A股不会造成很大的压力。首先,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大部分都在A股,其次,港股整体估值的上移,对A股的估值体系也会有支撑。此外,我们要把港股和A股联合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经济代表的这些资产的价格会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港股和A股更有可能交相辉映。不过股价最终是公司价值的反应,只有好公司才能持续获得资金的青睐,在任何市场都是如此。
刘宏:港股和国内市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两个市场之间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资金自由流通,因此不能说港股活跃了,国内市场就受压。
4000点之上如何买基金
上周五,上证指数时隔7年重返4000点大关,业内第一个反映主动基金整体收益的指数——中国基金报中国股基指数和中国混合基金指数均在当日创出历史新高。
4000点之上,基金如何投资?这恐怕是当前众多手握现金等待入市的投资者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已经入市或较早入市的投资者大多在本轮行情中赚了个盆满钵满,4000点之上大可以潇洒应对,若坚信牛市不言顶,可继续持基待涨;若有畏高情绪,则宜逐步减仓,落袋为安,新入市的基民则要细思量。
中国基金报记者 朱景锋
对于新入市的资金来说,在4000点这一略显尴尬的点位入市,确实要费些思量,想好了再去做。不过,虽然都是4000点,和上一轮牛市即2007年的4000点相比,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应该看到,从上一轮牛市4000点至今的8年时间里,众多基金获取了丰厚的回报,大部分的个人投资者很难跑赢指数,也很难跑赢基金。上了4000点,买基金还是首选,但买啥基金为好?由于未来市场行情将更加复杂多变,震荡加大,投资者应该摒弃集中投资某一类基金的做法,注重把握各类市场和资产的盈利机会,多元化配置基金。
在品种选择上,应该逐步减持高仓位的指数型基金和杠杆基金,更多地持有主动型基金。在购买方式上,应更多采取“大跌大买,下跌小买,大涨不买”的智能定投方式购买基金,尽可能降低持基成本。
此4000点非彼4000点
蓝筹股仍低于长期估值中枢
虽然都是4000点,但目前的4000点和2007年的4000点真的不一样。主要差异显然是估值水平的巨大差别。
在2007年5月9日,上证指数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当时A股的核心沪深300指数市盈率达到40倍,在这之后的8年里,上证指数起起落落,最终于上周五收复4000点失地,但在这8年时间里,中国经济总量和上市公司盈利均大幅增长,使得在当前的4000点之上,A股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只有15.7倍,远低于8年前的4000点估值水平,也低于2006年以来沪深300指数18.83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
至少从估值看,当前的4000点还低于A股长期的估值中枢,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也意味着,权益类基金依然值得重点配置。
从4000点到4000点
大把基金净值翻倍赚
8年时间,上证指数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4000点的原点,涨幅为零。但这8年间,绝大多数基金都在赚钱,翻倍赚的基金更是一抓一大把。
根据天相投顾统计,从2007年5月9日至今年4月10日,所有249只基金区间平均收益率为84%,其中有84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0%,华夏精选、泰达成长、富国天惠、交银成长、嘉实增长、中银中国和富国天合等7只基金赚了2倍以上。只要你选了好的管理者肯长期持有,任你大盘从4000点冲上6142点,又跌到1664点,再回到4000点,都不是问题。
4000点大轮回,指数基金收益也会跟着轮回。所以,越往上涨,越要减持指数基金和杠杆基金,因为这些基金的长期持有价值越来越低。主动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基金才是你值得长期相伴的好朋友。(见表1)
4000点之上
多元化配置的七条建议
经常会有人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投资应该适当分散。4000点之上买基金,更应注重基金类别、基金风格的多元化配置。
1、具有实时提现功能的货币基金账户依然是解决不时之需的利器;
2、二级债基既有平衡股债投资机会的功能,又有收益稳定的特征,同样是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品种;
3、新股均衡而密集的发行、公募基金获配比例的保证为打新基金提供了持续的赚钱机会,打新基金是风险收益配比极佳的稳定收益利器,选好品种后持有半年以上是不错的选择。
4、不管之前市场发生了什么,4000点之后不要走极端,均衡配置风格不同的基金,价值型基金今年总体表现一般,但不代表将来。关键是要找到拿得住股票、风格不飘移的基金经理。
5、选股能力强的成长风格基金依然是重要的获利来源,但波动可能会加大,若你已经做好了资产配置,把钱交给任泽松、成胜、宋昆,据说都很牛,入手!
6、港股一潭死水被激活了,你还能无动于衷么,谁让人家便宜呢,现在能买的还有一些,趁早下手吧。
7、大宗商品跌了这么多,全球经济除了美国都在拼命搞货币宽松,经济慢慢会好的,通胀迟早要起来,大宗商品下跌空间可能还有,但上涨空间是不是更大?少买一点吧,试试运气。(表2)
逐步减持指数杠杆基金
用智能定投应对震荡
如上文所说,股市越向上走,被动投资的产品就越不值得长期持有,应该逐步减持甚至远离。
当大盘运行到估值中枢之上后,震荡将是家常便饭。此时购买基金的方式应该从4000点之下的一次性买入切换到“大跌大买、小跌小买,大涨不买”的智能定投模式,这样做可以利用市场波动机会降低持基成本,为收益创造空间。